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2020安通疗法师资培训工作坊后记

时间:2021-11-15 点击率:

2020102-7日

上海、锦溪

朱彩方

这次工作坊是两年制“安通疗法师资班”培养过程中的地面课程环节。原本是4月份和10月份各一次,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行。由于上半年年疫情严重,所以4月份的那次只好推迟,跟10月份的合并在一起,上海的地点是位于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古镇的“又见生命科学中心”。102-6日在朱家角,106日晚上转到了相距半个多小时的昆山锦溪镇张家厍村。九位同学中的八位全程参加,一位参加了前四天。

地面工作坊主要目的是系统、简明地给学员们展示安通疗法的理念、由来,让学员们亲身体验安住的不同方法、实践沟通的多种艺术。安通疗法也称安通整合成长模式(简称安通模式)。安通模式对人性或人类价值的基本假设是:人类具有从迷到悟觉醒的倾向和潜能,并且渴望通过真诚、平等、友爱的沟通来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安通是安住与沟通的简称,全称是“修习安住之道,锤炼沟通之术”。其中,安住以传统禅宗为主,沟通以现代心理学尤其是西方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为主。安通模式图示如下:

 

 

因为整个两年的培训目前为止只进展到了大约三分之一,所以本次工作坊的设计也只是体现了初步的框架,沟通部分基本上限于目前所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沟通艺术,即罗杰斯来访者中心的经典沟通方法(14种技术)和他的学生罗森保创立的非暴力沟通(四个步骤)。来自其他流派的沟通之术将在第三个工作坊中整合进来。

                                   

安住

本次培训在时间上大体平衡了安住与沟通两部分。安住呈现在第一天闭黑关、第三天安住的四个维度(准备、方法、境界、显化),还有每天穿插在行、住、坐、卧中安住的练习。

闭黑关一天并非在最初的策划之内。由于又见生命中心联合创始人笑成的推荐并带领,我们尝试了一下。每人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闭关在一片漆黑的地下室小屋子里,每人给一瓶矿泉水和一个苹果充饥解渴。我本人没吃苹果,也没饥饿感,但三次饮水,每次象品酒那样咪2-3小口。通往洗手间的通道也是黑暗一片,但到了洗手间门口有一点微弱的灯光。我认真打坐了两次,第一次感觉不错,持续了大约90-120分钟,那时腿开始有隐疼感。躺了两次,其中一次是卧禅。仰卧卧禅时看见左侧和左上方有零星的亮点就像平时夜里打坐完躺在床上眼睛闭上后能见上方各种意象。第一回静坐后我想出屋在过道里溜达(行禅),但摸了好几次找不到门把手,产生了几分焦虑。再摸时终于找到,感觉跟外面有了连接。下午四点有人来通知到大黑房(有微弱灯光)集体分享。结束闭关总体上我本人和许多同学都感觉一天的黑关蛮有意义,感到时间过得比自己估计的快了不少。我没有恐惧,也没有额外的记忆回溯,感觉跟平时在家打坐、行禅、卧禅、睡觉没有特别的差异,只是环境更安静以及一片漆黑(平时禅修都留有一些光线)。

因为增加了一天的闭黑关,所以后来5天的安住练习略微减少了一些。但每天我还是安排至少两次安住的练习,除了传统的静坐(包括在黑关大房)外,我们还集体体验了经行(慢走)、站禅、跑禅、躺禅等形式。同学们对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感悟。原来觉得跑步、站立无聊的人有所突破,开始欣赏这类生活中常有的活动了。

 

沟通

沟通部分也有四个维度(意识、艺术、价值观、跨文化)。沟通部分安排在后三天,集中在沟通的艺术这个维度。我们学习和练习罗杰斯经典沟通技术中的5-6种(使用频率最高或最有特色的技术),比如情感回应、理解核查、复述、表达来访者想表达但没陈述清楚的感想、沉默、营造相互适应的氛围。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新发展的非暴力沟通,我们也单独做了示范性的团体练习,并穿插简要的核心内容讲解。

沟通方面的练习和示范以四种方式开展:(1)我与志愿者做个案演示(30分钟),然后由来访和我面对观众回顾经历,最后由听众提问、反馈与我和来访互动;(2)同学之间通过角色扮演(咨询师和来访者)来演示(30分钟),有同学作为观众给予反馈;(3)志愿者作为来访者提供机会给同学们练习非暴力沟通,我简要讲解、促进核心理解;(4)同学之间就个别技术配对练习。这些沟通艺术的演练和观摩录像交替进行。我们一起分两次观看了罗杰斯、皮尔斯和艾利斯分别访谈格洛丽亚的经典实况录像(汉语字母)。每次观看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观感。不少同学认为需要反复观看这个金典录像以更好地消化、吸收其中的理念和技术。

 

感想

在我十多年开办工作坊的经历里,这次工作坊在三个方面是史无前例的,或许也将是空前绝后的。第一,时间长度突破了以往记录。以往自己带领工作坊一次最多是3天。第二,人数也是史无前例的。以往工作坊一般在20人左右。当然我带领过的八个成长小组(12周,每周2-3小时)人数都在8-12之间。 第三,一些学生跟我坦诚沟通的程度也是史无前例的。回想起来这种坦诚可能来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正在学习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非常讲究坦诚(真诚一致),而安通模式中沟通的理念就是基于人本心理学。二是,工作坊之前我们再次创造机会让大家开诚布公地表达自己对一个遗留问题的感想。第一天黑关后的晚上,大家(6-7位同学和我)各自坦诚的表达显示了不同的感受和观点。这看起好像可能会让团体分裂,但至少让大家可以真切地表达情绪和想法,也给对方及时坦诚回应的机会。这样面对面、即时、真切的团体互动在虚拟的微信群里几乎无法做到。坦诚的团体沟通之后,以及后来某同学重回师资班使得团体逐渐弥合。我经历了从最初的忐忑、中间的观望到最后的欢喜拥抱的体验。这个峰回路转的体验也让我成长、进一步审视自己、突破防御,听到了许多改善安通模式的建议和意见。这一点,加上人数少、互动直接频繁,又6天浸泡在一起学习、切磋、生活、探索,这一切大大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被了解、倾听与被倾听、理解和被理解。结束时有同学感言:这是他所有工作坊中感觉最爽的一次。我想这次工作坊的记忆将永存。

 

探讨

从学术的角度看,工作坊期间和之前的探讨中下面几点对细化安通理论的建构或许具有建设性意义:
1. 安住与坦诚表达感受的关系该如何辩证地对待?安住的修习朝着先知先觉、不断扩大容纳之窗的方向发展。而坦诚、真实在心理咨询界常常被理解不压抑、不掩饰、直率地表达自己当下的真实感想。两者如何辩证?关键在哪里?我当时给出的答案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安住到你的躯体让你感到明显不适(如我在情绪应急时胃部紧张)时就可以坦诚表达了。正如范德考克的书名所言:身体不说谎。

2. 冲动、任性与坦诚的关系是怎样的?不少人把冲动(impulse)、任性、快乐原则当成了坦诚的表达。当下可能真的痛快,但慢慢地他或许发觉人际关系越来越差。坦诚感受如何表达?是否需要讲究社会场合?是否意味着说全了、全说了?Follow your heart, and bring your mind as well (随着你的心,也带着你的脑)。这是我比较认同的模式。假如先知先觉用不着这个模式,那在当知当觉和后知后觉的情景里或许有用。用精分的理论说,如何让自我和超我来平衡本我?这些我想在社会场合都是需要考虑的。只有在心理咨询室或团体心理小组里,个体的坦诚表达可以任性、甚至退行到婴幼儿时期,而咨询师也能抱持。

3. 当今心理咨询的主流提倡来访中心疗法、共情倾听来访者。但禅门的棒喝(佛印以“狗屁”回复苏东坡的禅诗)、马斯洛所说的“无废话疗法” (no-crap therapy)是否至少可以作为主流实践的补充甚至替代呢?这类方法对某些人群的效果似乎是显著的。这种人群的人格是怎样的值得研究。科胡特所说的给来访者“恰到好处的挫折” (optimal frustration)应该也是顺着这个思路,只是听起来没有棒喝那么锋利而已。行为疗法中的厌恶疗法、脱敏疗法都是让来访者去体验他厌恶、不喜欢、害怕的事或人。安通疗法如何整合这些理念和技术?

4. 安通模式跟正念、非暴力沟通(NVC)或其他疗法、模式的区别是什么?安通模式的优势是什么?适合怎样的人群?当今心理圈内流行的正念和非暴力沟通整合起来就有点类似安通模式,但安通模式还是有自己的特点:(1)安住的层次((境界)可从南传佛教和禅宗十牛图讲,分为十个层次,而社会上流行的正念是不分这些层次的(部分原因是正念属于止观之观,但其体验深度确实有许多开发的空间)。(2)安通模式中的沟通吸收了众多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流派的艺术,NVC只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方法和技术。安通模式的优势或亮点是把人生的坐标通过安住与沟通两轴来确立,体现了生命本身的深邃生命与外界各种基本关系:横竖、内外、你我、古今、阴阳、动静、理解与被理解、迷悟。

5. 安通模式适合怎样的人群?在有足够的实证研究证据之前,我认为安通模式相对而言更适合于成人,无论是人性萎缩(心理障碍、无意义感)的成人,还是追求自我实现、完满人性的人们(向高纬度需求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