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安通疗法2021年工作坊后记(下)

时间:2021-11-15 点击率:


禅修的路径与体验

第四天到第六天,我们换了一个地方,来到一个同学的家里去,在昆山市区,后三天的策划原本是去湖南一个寺院参访体验。因为疫情关系,我的一个师兄说他的寺庙没有开放,按照统战部的政策是不对外开放。于是我们就在昆山,联系到昆山当地的寺院,华藏寺。经过一个熟人介绍说可以去参访一天,大家的意见说可以。就去了一天,剩下的两天还是在同学的家里面学习、体验。

我们去寺院是三天当中的第二天,也就是6号。5号我们参学《禅的故事》。我事先从这本书里选择了十多个故事(公案),每天让大家轮流读几个主题不同的故事,然后静坐或者行禅,之后来谈自己对故事的领悟。有些公案大家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有些不易明白。有的公案讲的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但是以一种非常独特奇妙的故事来呈现(如“一杯茶”、“松云和他的母亲”);有的呈现的是慈悲和慷慨(如“月亮偷不去”);有的体现了禅师难以想象的忍辱忍耐精神(如“就是这样吗?”);有的呈现的是机智的沟通方式、机智的面对挑战的智慧(如“服从”、“达摩安心”)。选择不同主题的公案是为了大家明白:禅宗的修学不仅是打坐参禅,还有许许多多落地的人间、人际关系的践行。

有些公案同学们觉的很奥妙搞不清楚,比如布袋和尚到处去问行人讨一文钱,然后把得来的钱买糖果给小孩吃。很多人笑话他,拿他开玩笑,也有修行人问他:除了“给我一文钱”你还会什么,有什么向上一招?布袋和尚没理问者,转身就走,继续找孩子们去玩,去乞讨。这个地方有些同学就看不懂:布袋和尚是被问住了?还是说他觉的无言可语?机锋(禅机)一般人看不懂,老师也不会轻易说的太白,也只是指月一样,把手往那个方向指一指,有些人可能就明白了,有些人可能还不是太明白,需要修炼和阅历的积累来回答。

总体上来讲,禅宗让我们了悟的不是文字、也不是情感、躯体层面的,而是一种通过身心体验证实的生命奥妙。灵灵不昧,活泼自在,这样一种真实的生命存在。5日课程的最后我们也尝试了一把机锋对话(逗机锋)。每个同学轮流上台,我会问她(他)一些问题,非常即兴,也非常跟课程或生活有关系,同学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回答,我也会非常机巧的来做一些演示。有些同学其实蛮有悟性,已经展示出初步的领悟。

第二天我们就去寺院体验了。寺院体验的高潮是我们参加了在寺院里面的一个共修。一些当地的老居士,基本以老太太为主,按照仪轨进行,念阿弥陀佛,先念一段佛经,应该是晚课里面的一些课程内容。坐着念诵一会,然后起来绕佛行走念,绕一会又会坐下来。绕的时候有快速念阿弥陀佛的,过一会又慢念的,然后又静坐一会,然后再念。绕佛时有木鱼、法器敲打的伴随,听起来挺从容、典雅。40来位居士们都穿着长海清服装,我们跟在后面。

绕佛行走期间,还是坐下来的时候,我们好几位同学潸然泪下。后来我们分享,是什么让自己动容?似乎是莫名的原因,也有说是情感上或者对人生的共同命运处境的共鸣;为人生的苦难有这样的出处,有这样的方式来应对而感动流泪。有个同学原来很理性,也因此觉的非常的感动。也有一位男同学感动的流泪,出乎大家预料。我们在小圈里分享各自的感受后,又静坐了一会。这一天算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收获,尽管我们随意参加了。当天上午一开始是我们自己在另外一个讲经堂行禅坐禅,但是高潮似乎是在下午念佛那个阶段。

最后一天,我们继续参学公案。我让大家参学了“松云与母亲”的公案。这是古代日本的一个禅师,他的名字叫松云,他有一个老母亲,因为没有人照顾,日本的方式跟中国不太一样,所以松原带着母亲一起修行,后来母亲看他很辛苦,就说我也出家吧。就一起出家修行,彼此照顾。一直到母亲去世,松云在外面,没有办法及时赶回来。他的一些同行师兄弟们把母亲的后事料理。等松云回来后,到家用手掌敲敲棺材说:“母亲孩儿回来了”。然后他替他的母亲回答到:“孩子看你回来我很高兴”。松云接着说:“是啊,我也很高兴”。接着他就对众人说,丧礼已毕,可以安葬了。

这个故事很让人感动,说的是修行与孝顺。 佛门里怎么样来修行,同时自己行孝?我们一个同学工作坊结束后父亲正好生病了,她也在继续参悟松云和母亲的公案。当时听完这个公案故事之后呢,我让大家静坐20分钟,然后各自分享与父母和重要他人的关系。每个人都讲了一圈,包括我自己,我也讲了一下我父亲去世之后的感想,情不自禁的流泪了,当我说我没有爸爸的时候,眼泪就刷刷的流了下来,感动了好几位同学。有一位同学好像对她父亲有成见,也说被感染了。 每位同学都讲了自己跟父母亲或者重要的他人动人的故事,非常有深度,因为太深了,其中有位同学觉的自己没法承受的了,暂时到外面走了会,回来再加入我们。

我们通过非常真诚的参学公案,修习简单、坦诚的生活方式,回头看生活当中的问题。无论我们如何禅修、如何体验灵性,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处理世俗间的关系。安通模式倡导立足生活、有超越的能力,让超越的能力体现、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以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慈悲来升华自己,帮助他人。

最后我们有个结束仪式,手拉手拥抱了一下,告别,各奔东西。告别之前,我跟每个人还有每人10分钟的单独小参。同学有各自的问题单独跟我探讨,也是非常精彩、别具一格。这个形式可以确保每个人的独自问题可以提出来,无论是关于修炼的,还是关于生活中关系的问题。

 

总体感受和未来设想

总的来讲,我还是挺满意这次课程。同学们非常投入,八位同学(还有一位因疫情管控无法来参与),互相交融。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甚至吃饭期间,可以坦诚的面对和沟通,没有什么保留,因为大家朝夕相处很熟悉了,加上快两年的网上课程,地面面对面的机会当然更珍贵了。

就像去年一样,中间也有同学有质疑,比如有人认为缺乏新意,还有我安排的没有那么周到,具有不确定性,包括去寺院的那个情况。对此,我也坦诚我的设置是半结构的,我没有安排的满打满算,中间确实留了些空挡来随机的看大家的喜好和反应。

跟去年相比,这次还是有很大进步。去年也是有些同学有不同得意见,甚至有些情绪化的表达,但我想这都是正常的,尽管有些时候因为防御我回答时候音调也变了。这也是我的修炼,在教学当中互相成长。我本人对教学相长深信不疑。通过教学,通过跟同学们在一起的探索、交流,我个人也得到了成长。无论是在个人的回应方面,还是课程的有些环节的琢磨上面,都更精巧了一些,更加成熟一些。因此,我也感谢、感恩同学们与我一路同行。

我也感觉到同学们团队意识在增加。跟去年一样,开始和中间有些同学的质疑和情绪,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缓解,到最后心情舒畅,开始琢磨如何把安通理念和实践更好地用到生活当中去,用到关系当中去,如何跟同行们分享。一位同学表示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之一是“安住在不确定中”。也有同学说,跟普通老百姓讲安通模式要搞一个大众版。大众版是在标准版的框架里调整课程的时长、深度和宽度,只对非专业人员。目前安通模式师资班两年的系统培训面向心理健康从业人员,也对希望自我成长的非心理专业人士开放。这一点在即将开始招募的第二期安通疗法系统培训保持不变。第二期培训将邀请几位国际资深同行来授课,整体设计基本不变,但略有调整,预计在20223月1日正式开始。详情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内外讲习所”。

 

(本文由朱彩方语音分享,张子文转录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