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佛教中的自恋和精神分析

时间:2018-11-22 点击率:

10月26日我很荣幸来参加北京大学的这个活动,听Elise Synder教授讲述“佛教中的自恋和精神分析”这个主题。Elise Synder教授她是CAPA的创始人,也是现在CAPA的主席。CAPA的意思就是中美精神分析联盟。


一开始徐凯文教授发给我看的这个主题的时候,我很好奇这是谁出的主题?因为在佛教里边,很少有人讲佛教的自恋,没有这个说法。佛教是讲无我。那“佛教的自恋”是怎么定出来的?我挺好奇的。 徐教授说是Elise Snyder教授出的主题。


昨天课程由徐凯文来主持,Elise主讲,我与Elise做小组讨论。本来原定的还有一位讨论嘉宾,柳智宇,就是人们心目当中的数学天才,北大毕业的,后来去当和尚了。他是一位出家师父,也在学心理学,已经考了二级心理咨询师。


我听完了Elise主讲后,徐老师让我作为嘉宾点评反馈一下。Elise Synder教授在短短的四五十分钟里边,她讲述的这个主题还是很饱满的。


她首先说佛教精神分析,主要集中来讲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Elise Synder认为佛教跟精神分析都认为自我是虚构的。


当Elise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她向我看了一下,因为我坐的离她很近,虽然是斜着在侧面。我一直是在看着她讲话,她也时不时向我看。所以她讲完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彼此嫣然一笑,好像已有共识。


从Elise的角度来讲,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边,大家知道自我是人格结构三个纬度之一,有本我,有自我,有超我。我听完,Elise Synder教授主要是把自我是虚构的这个自我,定在自我层面。她认为这些功能,自我有些功能,各种各样的功能,就像佛教里边的五蕴一样,色、受、想、行、识一样,这一些个元素,这些五蕴是阴阳聚合而成。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自我也是有各种功能组成的,所以好像也是个五蕴和合而成,实际上也是虚构的。不实在的,这是他的观点。


也蛮有意思的。 当然了我后来思考她这么抓是不是对的?昨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回应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里边,要说自我虚构,勉强可能还说得过去。但是这似乎不是弗洛伊德里边的一个精髓的根本的东西。


精髓的东西,或者根本的东西都是什么?那也许真的就是他的驱力理论,性驱力和攻击驱力,这两大最原始的最根本的动力。 假如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还能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像佛教一样,认为自我是虚构的,人格是虚构的,这个好像就不太能够自圆其说了。


要是从本我的角度来说,当然了人家会说,本我会受到自我的调控,还会受超我的节制。从那两个层面,要从自我和超我的层面说这个是虚构的,还可以。但是从本我的角度来说,好像也是勉强。


现在有个时尚,拿弗洛伊德或精神分析跟佛陀或佛教来比较,似乎有不少共同点也有更多不同之处,这就看我们怎么来比较了。我在评论、回答同学问题的时候,表达了我一贯的主张:我觉得精神分析也好,西方当代心理学也好,跟佛教相比,有一个基本差异:相对而言,精神分析比较注重建构,建构一个自我、自体、人格。而佛教就其本质而言属于解构型的,破除对我的执着。其实这不是我的原创思想,我是世纪之初从Mark Epstein 那里看到的。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不少的区别,自体心理学跟经典精神分析,是有不少区别的,自体心理学,据我所知,已经基本上否认了双重驱力。 但是自体心理学它叫统整的自体,统整的自体究竟是什么?科胡特说自体是没法来定义的,必须要跟自体客体相关联的时候,产生关系的时候,才可以有这个自体。我不敢说是不是受了佛教思想影响,它肯定是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第二点Elise讲的佛教跟经典精神分析的共同点。她说两者都重视实践应用PRAXIS。PRAXIS而不是注重过多的理论,虽然双方都有很好的理论,但是都重视临床,或者重视实证体验。


我在点评当中也说了,同意她这一点。她在进一步说所谓的重视实践,就是说双方都有过程,或者进程,然后有修通。我也是在赞同她说的这个基本的共同之处的同时,我也说实际上要真是再往深里走,怎么个修通法,修通的目的,或者修通的终极最后是什么?修通完了之后是一个呈现什么样子,这个恐怕又是有很大的不同了。


说修通,这样说是可以。但是修通的结果,是什么样子?这个显然我想是很不同的。 我当时举了一个例子,修通是按照那个谁,Mark Epstein出了一本书,叫做《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Psychotherapy from a Buddhist Perspective》。汉译的话,就是《没有思想者的思想》,冒号,副标题是一个佛教角度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观。这本书1995年出版的。


Elise是非常了解这个书,我一说她就知道。很有影响的,可惜一直在国内没有翻译过来,我们以前提到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没有翻译过来?是精神分析跟佛教的一个早期的书,1995年出的也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很经典的一本书。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的。作者Mark Epstein说,精神分析的经典精神分析就是要分个阶段,你要是有情结,有纠结,有创伤。那就要把它记起来,唤醒通过跟心理咨询师或者分析师的治疗,访谈,把这个情结想起来了,然后再让它呈现,重新呈现。情绪得到一些个宣泄,得到一些个分析,用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然后它才可以修通,三部曲。


 Elise说她不太同意我对修通的观点解释,她说修通有很多方式,比如就是人际关系,不一定有创伤。我这一点也是认可的,其他的认知上面,这个更广泛了。但是经典分析,我所知道的经典的分析里边,这也是Mark Epstein提倡的观点,叫路径。


关键是修通是什么样,佛教的修通是什么样子?那我说肯定很不一样了,假如用借用词,修通的话,那它至少是要破除人我执法执,要证得不二,人我不二,或者叫人法不二。不仅仅要明白这个道理,更要真的去体验到了无我的精神。不二的境界,一切都是一种在般若智慧的关照之下的觉知。那这个东西我想远远不是精神分析讲的修通,远远不是一回事情了。

第三点Elise Synder谈到佛教跟精神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她认为精神分析永远没有止境,没有一个人是会彻底的被分析完。也就是没法把一个人的潜意识彻底转化成意识。


不过她又说弗洛伊德后来他退出了“让潜意识意识化”这种说法。“让潜意识意识化”,似乎是一直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最根本的一个目标。但Elise昨天说,弗洛伊德后来不再这么说了。


我也没有机会去问她,各位有不少是搞精神分析的,古典精神分析里边,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理解?弗洛伊德为什么这么撤出来?不再说要让潜意识意识化。是因为不可能穷尽呢?还是说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这个我没有去跟进。


Elise在讲跟佛教的比较,她说精神分析是不可能彻底分析完,潜意识也不可能彻底的意识化。相对佛教来说,她说觉悟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是一时的体验,有某种改变而已。她引用的禅修,禅宗主要是日本的禅。听完这句话我觉得还是不能太同意,至少在佛教这个层面,在某个时刻的觉悟之后,他是所谓的大彻大悟了。当然Elise也讲,除非像佛陀一样,其他人是不可能一旦觉悟了,就一劳永逸了。她也许还不是太了解这个里边更精细的,佛教里边更精细的理论和实践。


我们对佛教比较了解的话,都知道有叫“不退转”。在瑜伽师地论也好,华严的菩萨的次地也好,到八地的时候,叫不动地,不退转了。 也就是说在某个时候,是有小悟和中悟和大悟,在某一刻大悟的时候,他以后就不会有更新的进展了。


这个大悟之后,彻悟之后,他接下来就是去修行,就去落实了。在境界认识上边就到头了,不会退转了,加上他的修行跟上去的话,就不会退转了,是不是就一劳永逸呢?


我觉得在认识上边,体验上边,可以这么讲。他就彻底,这个是他最深的领悟了。在实践上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就像那个灯刹那之间打开了,摸着开关了,一下打开了,彻底照亮了。接下来屋子很乱,你要收拾很长时间,你收拾完了你又弄乱了,你还得收拾,要弄到最。弄到最圆满的程度,看着舒心一切都自在,那个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这个又是我一个商榷的地方,Elise觉得是一个共通的地方。有共通的地方是肯定有的,但是也许在深层次不是那么简单。大家听完之后,也可以就着这个问题,非常流行热门的大话题,在国际上国内心理治疗界都有很多的热情。


她说不同那就是咨访关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当中的咨访关系跟佛教的禅定修行,她讲佛教也主要侧重在禅修,meditation或者叫冥想。只不过她引用的主要是禅师,我也听了之后有些失望,失望什么?她来到中国来讲课来了23次了好像是,还整天是停留在日本的禅师这个觉知上边。似乎不知道禅宗的源头是中国,可能也不知道中国近三四十年禅佛有了很大的恢复,不再像六七十年代那样没有人学禅宗了。


日本人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大力的弘扬,所以很多人像她Elise这个年纪,她84岁了,她可能学的日本的禅师的禅宗了,所以也不奇怪,也确实是不能去说人家,因为我们没有人去传,少有中国汉传的禅师去传佛教。她也说,那也许你们这边很多人是学藏传佛教的,当时在场观众没有反应。确实有不少学藏传佛教的,我们群里有不少。但是她还是缺乏一个对汉传佛教的了解,居然只字不提,这个使我感觉到很失望,也有点尴尬,有些regret,有点遗憾。或者说有些遗憾,但是我没有机会,也没好意思跟她去提醒这个,将来有机会一定跟她讲,包括我的文章可以发给她看看。 


Elise教授提到的咨访关系的不同,跟自我禅修的不同,这是我也很同意的。咨访关系。经典精神分析中咨访关系,我觉得分析师比较权威一点,跟当代的咨询关系,尤其人本主义,存在主义,或者包括自体心理学的这种关系,主体间性的,是更加平等一点。即使是权威一点的跟平等一点的,那都是要重视关系的。


但是禅修就自己修,是自己独立的在跟自己对话,没有客体,或者没有主体客体。 她说另外一个不同的话就是,禅修当中,是不重视内容,来不迎去不送,只注重这个过程。对于呈现,坐禅时候呈现什么内容,是不怎么去管它的,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

传统禅修就是这么做,在我这个系统里边,我坐完了禅,我会叫坐禅的人把当时坐禅的现象,各种现象,还能想起来的,给记下来,或者画出来。分享出来,我们再来沟通。根据这些个素材再来沟通,这是我的后续。


经典的传统禅修里边确实是像她讲的。所以有别于,传统的禅修是有别于经典精神分析里边的疗法,比如说这个技术自由联想。跟自由联想的时候,或者分析的时候,这些,虽然注重流动,但是它的内容,来访者,被咨询的来访者,他联想的时候,出现的某些关键的内容,过去经历过的,是会被注意到,会被做分析。这个也是跟禅修不一样的地方,传统禅修。 


在这个点上,她也还提到相似的地方。就是坐禅我们是单独坐禅是安静的,很多时候是闭着眼睛的。不过她是跟日本人学的,日本人的曹洞宗是不闭眼睛的,坐禅时候是不闭眼睛的,很有意思。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跟临济宗学的。所以她说你看精神分析也坐在躺椅上边,自由联想的时候也是安安静静的,可以睁着眼睛,也可以闭着眼睛。剥夺了感官的信息。就是你通过坐在躺椅上,闭着眼睛,观察自己的念头,想法自由的呈现,联想,失去了跟外边,感官的接触。目的就是让你来集中注意力,在内心的感悟,内心的想法,情感的呈现,感悟。所以他说这个也是跟禅修比较接近的地方吧,抱歉,这个应该是前边的,接近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不是不同的地方。

——甘秋语音转录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