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安住与沟通,生活需锤炼

时间:2018-07-06 点击率:

按语:”安住与沟通2.0”网络+地面课程为期三年(共六个学期)。第一学期从2017年12月初开始到2018年5月底结束。第一学期的课程包括道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第二学期时间是2018年6月至11月,内容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续)、认知行为和精神分析。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是学员写本学期学习心得、体会或组成小组做实证研究的时间。经作者同意,“内外讲习所”将陆续刊登有代表性的学员学习心得、思考的报告,俗称期末作业。学员作业中的观点只代表他(她)们本人的观点和感受。——by 朱彩方


我参加过“安住与沟通1.0”网络课程的学习。2017年底朱老师又推出了“安住与沟通2.0”的课程,我看到课程安排作为1.0的升级版,内容又丰富了许多,于是便报名参加了这次课程。2.0课程的第一学期涵盖了道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在工作坊中讲授)和一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课程。通过学习,我对这几门世界上的主要宗教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以前学习过的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将分五部分来概述这一学期的学习体会。


第一部分是崔三微道长讲授的道家与道教,所用的资料是道长的讲课讲义和李泽厚先生的《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的道家部分以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道长的课程,我了解了道教的历史和流派。又温习了一些道藏的经典著作像《黄帝内经》和《太极拳论》等。对道教注重性命双修,注重养生理论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些观点和西方生命哲学里的生存本体论(存在论Ontology)也是不谋而合的。 例如:Freud的生死本能,Nietzsche的will to power, Heidegger的Being,说到底,其实也就在标指着这个来自生物本能的强大生命欲求和生存意志。Nietzsche和Heidegger反对Plato、Aristotle追求知识和道德的哲学,其实也就是在现代基础上要求追回这个人类源头的生命和生存。这也说明道教的“性命双修”是有其前瞻性和值得我们研究的。


在回答问题环节,我请教了道长为什么道家名人文种在他的著作《文子》中讲述了“伐吴七术”,范蠡用了其中的五术就已经灭了吴国。但是最后文种却没有能给自己谋划一下,像范蠡那样急流勇退,而是被鸟尽弓藏的越王害死了。道长回答我:“不排除贪字在作祟,其实很多时候知道是一回事,关键还是在于行。” 这使我想起了,虽然我早就了解了《黄帝内经》、《遵生八笺》等道家著作,但是还是没有调养好自己的身体。所以不管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关键是要“知行合一”。这部分课程使我对道家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般的道法自然的主旨,增加了深一层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陈驯博士的基督教课程。陈驯博士的家族都是世代享浴主恩的基督徒。这次陈博士给我们上课也是蒙主宠召,一切的荣耀要归于神。我们用的课堂资料是《圣经》中的《诗篇》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陈博士先从“人人对话”,讲到“群体对话”,即多人会话、多方会谈,使用多元逻辑与多维度思路。接下来是“独白”,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最后讲述的是“人神对话”,也就是个人对信仰对象的的倾诉、祈祷、忏悔、赞美等。陈博士知识渊博,尼西亚信经等典故,信手拈来。同学们课堂上的提问,大都即时作答。有个别不太熟悉的,回去查找后,下一堂课也会率先答疑。例如:有个问题是关于诗篇131,“我的心平稳安静,就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里。(like a weaned child with its mother 131:2)”中的断过奶是指刚吃过奶满足后还是真的到了断奶时期的讨论。陈博士回去查找后,马上给我们做了解答,原来古代以色列人的小孩子,多半两岁左右才断奶,这些孩子纯饮母乳,因此断奶很困难。到了断奶的时候,小孩子的抗议和发脾气毫无作用,于是小孩子就加倍珍重,加倍不肯离开他母亲的怀抱。此时,一个断过奶的孩子,只要有机会留在母亲的怀抱中,他就平稳和安宁了。凡此种种的课堂新知,都是陈博士在网络视频中分享给了大家的 wafers of communion。




第三部分是佛教,是朱老师讲解的。朱老师是整合、超个人心理学专家,是一个会通内外的佛教现代化、人间佛教的践行人,又是一位熔铸古今的新儒学、新禅宗(生活禅)代表,还是一名中魂西才的非暴力沟通文化使者。朱老师开始是以印顺法师的《佛法概论》为底稿,让大家对佛教产生一个基本轮廓,先搞清佛学和学佛等基本概念。并叮嘱大家对于那些艰深的戒律可以先放一下,先落地地学习人间佛教,并提倡男女平等的佛教现代化。随后又讲解了心理学和佛教的各自的优缺点和侧重点,并强调大家重点关注《佛法概论》的第八章“佛法的心理观”。例如,六识中的作意的心理活动。作意,如《中含·象迹喻经》说:“若内眼处不坏者,外色便为光明所照,而便有念,眼识得生。”此念,玄奘翻译为作意。粗浅地说,此作意为注意。深刻地说,根境和合时,心即反应而起作用;由于心的警动,才发为了别的认识。此心的警动、反应,即作意。让大家了解了佛学中精微、灵性的部分。


随后朱老师又给大家普及了中观、唯识、如来藏等较深层次的佛教知识,分别以《心经》、《金刚经》 (中观)、《唯识三十颂》 (唯识)、《楞伽经》(如来藏)等佛教经典为代表。我以前阅读过《心经》和《金刚经》,它们是从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浓缩而成的。《心经》为《大般若经》的精华所在,讲的是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及真心如来藏之体性,或者是每一个众生与生俱来的本心。每天诵读、研究《心经》,会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量但不要有攀缘思想,只可在必要时候借力、加持。《金刚经》所指的“金刚”,表示法界中的一个法,它是无坚不摧的,而这个金刚心就叫做阿赖耶识,也就是如来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的名句,这里的心是真正地发无上正等、正觉心,当你找到了那个不在色、声、香、味、触、法中的金刚心,依于如来藏远离六尘,时时刻刻生起这个如来藏心,这样才叫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和朱老师提倡的有慈悲心,行菩萨道,安住当下,沟通于大千世界,是齐一混同的。


最后朱老师给大家讲他最喜欢的禅宗。他介绍了什么是禅——禅是意识安住当下的状态。《佛法概论》里说,经过修行后,这种意识能提高成为般若直觉,般若直觉相当于斯宾诺莎的“直觉知”(Scientia intuitiva)。依照斯氏的说法,此种直觉,不但绝对无误,而且,与推理相对的,能使心灵产生最高的宁静和性德。朱老师让我们必须阅读胡适和铃木大拙的文章。 大家都在两位学者针锋相对,围绕着学术和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中获益良多。铃木大拙认为胡适只是考据禅的历史,对于禅没有任何体验,不能够讲述禅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我有时也喜欢看一些禅宗的故事。记得《指月录·卷七》讲了老宿手下有个童子,但从不教他规矩。有次有个行脚僧,教了童子佛门礼仪。傍晚老宿回来,童子向他讯问行礼。老宿惊讶,知道是行脚僧教的,便找来行脚僧,斥责他到处行脚、参禅,但是不学无术。童子本来好好的,你却用规矩教坏他。下着雨也把行脚僧赶走了。真是,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不赶走行脚僧,童子混混沌沌的本心会被污染得不可救药。课上,我就我坚持不住打坐的问题求教过朱老师。他并没有告诉我怎么办而是告诉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紧,能捞到几条鱼比一无所有好很多。这是一种以“以鸟养养鸟,不以己养养鸟”的自然学习方式。不追随本心地学禅,无安住、利他的心境,就是有配享太牢,听九韶的条件,也是离大道、如来藏愈来愈远。



第四部分是伊斯兰教,这位阿訇博士的课程被并入了工作坊,因此这部分我是简单看书了解的。对于这个信众人数巨大,有着悠久历史的宗教,我是有着一份好奇心的。法赫德国王本的《古兰经》当然是看不懂的,只能看北大学者马坚的译本,或者这个版本——The Qur'an (Oxford World's Classics)–2008 by M. A. S. Abdel Haleem。《古兰经》是最主要且最早出现的阿拉伯语散体诗(虽然它包含一些诗歌元素),对于穆斯林来说,《古兰经》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古兰经》的启示就是万物非主,只有真主。如果做到:“惟信道而且行善 并以真理相劝 以坚忍相勉(时光 3)”就足够了,就远胜许许多多的穆斯林了。有句名言是,当你走着去找安拉,安拉会跑着来迎接你。


第五部分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朱老师授课。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学流派,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除行为学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和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罗杰斯在他的书中开篇就很强调他看重自身,并始终认为:“我们只有彻底的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够超越自己的现有存在样式。那时,变化在不经意之间就会发生。”同时罗杰斯注重连结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以及自信和自我实现。在咨询中他常以来访者为中心,产生共情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成为自己。


在中国的文化里,成为真正的自己却不是那么容易。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亲朋间的各种比较,时不时的有好心人或组织来关怀你。但是罗杰斯的心理治疗三要素:真诚一致(congruence)、无条件积极关怀(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和同理性的了解(accurate empathic understanding)无疑是通往成为自己的捷径。正如反映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电影《从心开始/Reign Over Me》(由麦克·宾德尔执导,唐·钱德尔、亚当·桑德勒主演),牙医查理·法曼在“9·11事件”患上了严重的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查理被伤害,所以筑起高墙,不让别人靠近,陷入严重的创伤后忧郁,生活变得一团糟。偶然的机会,他偶遇好友艾伦·约翰森,并在好友的帮助下走出悲伤的阴影。最后通过和朋友的倾诉和连结,放下了盔甲,得到了安慰,走出了阴影。

通过学习,我获得了很多宗教和心理学的知识。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朱老师和其他同学们。江海遐深,济之者必凭舟楫。学涯滞惑,导之者实假圣言。我想借用剑桥的校训: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真心祝愿作为启蒙之所,智识之源的朱老师的内外讲习所越办越好。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学识的不足,寸管不可窥天,小蠡难为酌海。下学期的课程仍需精进努力。最后我想请教朱老师一点学习中的小小疑问。就是在佛学里讲无分别心,我们都知道我们要有善分别,例如不去卫生不好的餐馆,不和对自己有危险的人来往。但是有些实际生活中,无分别心的修行,和自身利益最大化最后究竟要怎样取舍?界限在哪?同理,在心理学上,如果坚持自我,并承担后果,不理会所谓的单位上、社会上的一些“庸俗”的社交、人事。会不会让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道路变得很窄?这个界限又该怎么设定?我希望朱老师有空时可以简单回应下我。


参考文献

[1](美)卡尔 R 罗杰斯 著杨广生,尤娜,潘福勤 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里治疗观[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

[2](美)罗宾 多克著. 王宇洁,李晓瞳译伊斯兰世界帝国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0

[3]  李泽厚. 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M]. 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63.

[4]  释印顺. 佛法概论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6:76.

[5]  张文达,张莉 编. 禅宗历史与文化[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8:62



评语:如果说前几篇分享的学员期末报告比较侧重感受、感性的话,文斗的这篇报告显得比较理性、典雅,更有学术的风范。看起来他不光认真听课而且还认真阅读了各位老师指定的必读书,并提出不少有益的解读和见解。文中对佛学中观、唯识、如来藏思想的关系和转换还需要谨慎地论证。


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理性、学术之际还将所学付诸生活和实践,试图知行合一。最后他问:“无分别心”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究竟要怎样取舍?又问:在心理学上,如果坚持活出自我并承担后果,不理会单位上、社会上的一些“庸俗”的社交、人事。那会不会让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道路变得很窄?


这两都是挺好挺实在的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我们先要明白“无分别心”的含义。严格意义上的“无分别心”是我们心清净的本体、是根本智,是纯粹的觉知或意识,没有任何念头、想法,对身体感受也没有任何认知上的分别。因此,它不能有任何实际的功用。但是体验到了“无分别”的清净本体之后(或出定后),并在某种程度上保任清净状态而投入明显需要分别的生活、工作、交际时,我们启用了“后得智”,也就是继根本智之后或在根本智基础上升起的分别的智慧。后得智是从社会习得的,每人都可以根据当时当地流行的社会价值观和你个人形成的价值观来决定取舍。佛教也主张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渡渡他。所以,在功用的世间层面,我想不存在严格意义的“无分别”作为,只有有意识分别和无意识分别的区分。 本体和功用可以说是一体的两面,但不能混淆两者各自的功能和适用的场所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你选择活出自己、坚持自己并为此承担后果,那似乎不该担心道路变得狭窄。如果担心,那是否可以调整“活出自己、坚持自己”的某些维度?比如“活出自己”是真诚表达自己,那你是否也能倾听别人真诚表达她自己?你是否有意识、有能力跟她建立某种信任和联系?一般而言,自己是在社会、关系中的自己,关系可以多一点,也可以少一点。没有一点人类关系的自己,孤岛的自己,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而言是难以生存的。


不知我的这些反馈是否有助于你的思考?

               ——2018年7月5日  原创李文斗 /编辑甘秋/终审朱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