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真诚一致

时间:2018-07-03 点击率:

按语:”安住与沟通2.0”网络+地面课程为期三年(共六个学期)。第一学期从2017年12月初开始到2018年5月底结束。第一学期的课程包括道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第二学期时间是2018年6月至11月,内容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续)、认知行为和精神分析。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是学员写本学期学习心得、体会或组成小组做实证研究的时间。经作者同意,“内外讲习所”将陆续刊登有代表性的学员学习心得、思考的报告,俗称期末作业。学员作业中的观点只代表他(她)们本人的观点和感受。——by 朱彩方


短短的半年,就有机会虽蜻蜓点水,但轨迹清晰的分别‘探访’了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教,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存在主义心理咨询…

获得了与经典书籍和术有所专的大师们的约会——by 李洁



【安住与沟通2.0】课程形式丰富且高效。 微课堂讲座,朱博士钦定的必读书目, 互动答疑、落地工作坊,以及学期总结。 短短的半年,我就有机会似蜻蜓点水,但轨迹清晰地分别“探访”了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教、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存在主义心理咨询... ...


听上去貌似有点儿高不可及,头昏目眩,不着边际。不过在这样的“探访”中,它们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立体的印象。因为几位讲课的老师无一例外既是在这一领域的学者, 又是践行者。讲佛教和人本主义的朱博士是居士又是心理治疗的咨询师。讲基督教的陈博士是牧师,生长在基督教世家。 讲伊斯兰教的穆博士是穆斯林还是阿訇。 讲存在主义的王博士在南京有自己的‘直面心理’治疗室。 讲道教的是崔道长……


这种兼具学识与身体力行相结合的特质,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立体的邂逅, 丰富的想象。 比如陈博士或尊称为陈牧师, 他将基督教神学讲得诗情画意,围绕将其作为“对话“的四种意境讲得深入浅出, 例证丰富而生动。 语气中传达着无比的虔诚、谦逊、赞美与投入。 《诗篇》的文字经由他的诵读变得那么地美好。久远的圣经故事经由他的解读变得那么的与现实生活相关。


我并非心理治疗的从业人员。本着不让业余时间荒废,觉得跟着朱博士这种以读书修行为家常的人混,也可多些强制自己学习的机会。所以报名参加了这个为其三年的马拉松的课程。当然,潜意识里相信物以类聚,朱博士邀请的老师们一定也相当了得。看到头两个学期的课表,更是心生欢喜,因为一下就获得了与经典书籍和术有所专的大师们的约会。 

在落地课程中, 更是有机会用三天的时间来专注的跟随三位学者去了解三个新世界。


有一天半师从王学富博士来学习‘存在主义’。没想到他会从存在主义文学入手,从卡夫卡和加缪,从鲁迅与尼采谈起。这让我一下想到卡夫卡,那个出生在查理大桥的一头,在水流湍急的伏尔塔瓦河畔的内向男孩。在没有父爱的家庭中长大,从小经常受到保姆的恐吓。每天放学独自走过布拉格那些幽暗潮湿和围墙高耸的巷子,心中充满恐惧和幻想中的恶魔。 还有我们熟知的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 ... 这一下拉近了我与存在主义的距离。随便一查便可找到存在主义的定位, 他们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强调“人在存在中可以自由选择”。 但王老师在课上更多的提出了存在主义是从追问自己开始的。 原来‘存在’源于追问。 追问那些诸如‘作为一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根本问题。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能否理解并接受那些简单,纯粹和基本的几个陈述,决定了人们是否能免于过分的纠结、挣扎、自责、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比如‘人是有限的’、‘世界是不确定的‘、‘ 时间是不可逆转的’……


他主张要想理解存在治疗,就要有‘现象学’的基础,。即需要了解事物的本质,但没办法刻意强求事物本身,只能让事物呈现它自己。 现象学的态度是陪伴和邀请,不是强求。目标是让事物本质自然的大白于天下。听上去,似乎是个冷眼看世界的姿态。


在之后的现场咨询个案展示时,大家可以看到王老师的追问与静观其变的功底。 在现场实景咨询中,我观察到几个特点: 其一,咨询师的坐姿采用了极其自然,相对放松的姿态。他在椅子上坐的很深,看上去十分的稳妥和自信,双腿成50/60度角开放的,双收下垂,搭在腿上, 有时略微交叉,有时做些手势来帮助表达。眼睛始终注视来访者,眼神中充满关注,慈祥,甚至有鼓励,有好奇。没有居高临下,如临大敌,严阵以待或是满脸救世主的表情。这也许就是伴随与邀请。 其二,在咨询过程中,遇到来访者情绪激动或是提及关键转折点时,咨询师也并未表现出悲天悯人,或躲躲闪闪或尾追堵截,只是增加了点头的频率以表示支持与知晓。其三,在30分钟里,咨询师提出了19个问题,其中4个封闭式问题,15个开放式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探究性的,除了2个澄清时间点的问题,甚至有3个问题并未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而是请当事人来描述某些场景的。平均不到两分钟一个问题。这个信息量是相当大的,节奏也很快。但现场的感觉还是很流畅的,并没有仓促的印象。 


短短30分钟,展示了一个启发和明确意义的过程。没有挑战和评判当事人的行为与感受。没有言语上的肯定与否定,但整个氛围,无论是肢体语言, 面部的表情和聆听的姿态…都暗示着对来访者的接受。


现场咨询个案展示中咨询师所提问题归类表:

当回顾这个现场的真实个案咨询的展示时,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存在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区别: 存在治疗认为诸如焦虑,抑郁或愤怒等令人困惑的‘症状‘,恰恰是当事人对当前处境与个人历史背景所做出的具有潜在意义的,可被理解的反应。 鉴此,存在治疗主要关注的是对这些令人不安的现象进行深度体验与探索 – 直面这些问题,而不是立即压抑并消除它们。相应地,存在治疗更倾向于探索,而不是致力于实现某个具体的或行为的目标。它的主要目的是澄清,理解,描述和探索个体受苦的主观经验,而不是对之进行分析,解释,处理或“治疗“。 


引自王学富的课堂讲义:《什么是存在治疗》 


与之相呼应的,朱彩方博士在一天的有关人本主义的课程中,分配了近半天的时间来现场演绎了另一段真实的个案咨询。 他用了短短20分钟的时间却达成了超出预期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他一共讲过10句话,最初的5句基本是对当事人描述的情景的复述。这只用了2-3分钟的时间,其它的5句话是他向当事人提出的5个问题, 均为开放式问题。


这期间他有过3次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明显的缄默。几乎每次在张力将尽之时,当事人都会开始描述回忆,进行反思式的独白,间或沉浸在过去的某种情绪中。作为咨询师的朱老师用由内向外散发的平和,包容和无条件的接纳与欣赏,完美演绎了助益性人际关系的建立。特别体现在“这种对当事人经验变化的方方面面的接纳态度,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 使得他感到温暖和安全…… 


最有力量,有启发的一步产生于第5个问题所引出的一个模拟情景设置。 可以观察到当事人在逐步转向自我信任,或者说:”他越来越信任并珍视他的作为一个过程的自我“。


最后,我还想提一下有半天课程的《伊斯兰教文化与苏菲实践》。 讲课的日子恰好在‘斋月’里,所以穆博士不进饮食,从容,淡定,低调,虔诚的讲解了伊斯兰教的基本历史,六大信仰,终极目标,及其作为生活方式的各种实操细节…… 最意外的是看到穆老师引用《四库要书》,《天方典礼》中的对于伊斯兰教的描绘来讲解那个在公元651年进入中国,成为生存最好的外来宗教。 


作为不同宗教的信奉者和研究者,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从内而外的一致,坚定,真实,谦逊,克己和宽容与他们的智慧和学识交映生辉, 使我受益匪浅。 

评语:

你对工作坊感受的描述无疑是目前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精细的观察、记录+独到的画龙点睛班的点评。还兼顾了第一学期整体课程。a job well done!


               ——2018年6月20日  原创李洁/编辑甘秋/终审朱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