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超个人心理学导论”文集7

时间:2022-04-20 点击率:



pic from 阿敏 


缘起:美国索菲亚大学(Sofia Univeristy)超个人心理学硕士项目2022年冬季学期已于3月20日结束。我教的“超个人心理学导论”课程收到48名学生中的46篇期末论文。我从中选了10篇,经作者们的同意,陆续分享在“内外讲习所”公众号。特别感谢施静洁同学在我指导下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二次编辑和校对。欢迎大家反馈,流通转发。--朱彩方 


我学习正念禅修的心得体会

吕伟


摘要:此篇论文主要针对于在十周的“超个人心理学导论”学习中,跟随朱彩方老师学习正念禅修并加以练习实践的部分,所获得的个人体验、方法分享以及对我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超个人心理学  禅修  自律神经  方法与体验  影响


一、我对超个人心理学的认识

在我看来,超个人心理学就好比是一座集合着各类心理学基础理论并融合各类文化智慧的综合心灵图书馆。在这里可以汇集每一本书籍的精华,帮助我们获得更高、更佳、更不一样的灵性体验。


1、超个人心理学的定义

布兰特.寇特莱特(2014)认为:“超个人心理学结合了世界各种灵性传统和现代心理学的知识”(P.5)。朱彩方老师(2022)总结为:“超个人心理学是具有灵性导向的心理学。”(导论课,第1周录播、PPT

基于以上两种说法作为理论基础,我个人理解为:超个人心理学是融合并立足于各类心理学派的基础之上,以人本学派为主要基奠,透过多种文化维度,寻求达到开启灵性之旅、激发未知潜力的无限可能。


2、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定义

我理解的是超个人心理治疗并无特定的框架限制,是具有开放性和无限延展性的。正如寇特莱特(2014)所说:“没有任何特定作者的理论能完全涵盖整体的超个人心理治疗。超个人心理治疗也不能由特定的主题来界定,比如禅修静坐、超意识或灵性危机(虽然这些是最显而易见的主题)”(P.8)。超个人心理学就像人类努力的任何领域一样,一直是在不断探索和进步中。


二、我对禅修的认识

在上一个标题内容中不难看出禅修是超个人心理学治疗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禅修的方式方法多样,所产生的作用也是各不相同,但我个人认为或许各类禅修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意识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身心的放松跟平静。


1、什么是禅修

寇特莱特(2014)在书中也给出了5种认识禅修的方法:“第一种观点认为,禅修是一种自我调节和放松反应的方法。第二个观点认为禅修是试图了解自我的一种揭露方式。第三种观点则宣称禅修能开启高层潜意识状态。第四种观点认为禅修是交互抑制的过程。第五种观点认为,禅修是从一个人的内心引发或唤醒内在意识状态的方法”(P.149)。基于这五个观点,用作者的话来总结也是最为恰当的,“从各种观点来看,禅修显然对意识有非常微细的作用,是语言难以捕捉的,或者说,以我们目前的程度,还难以完全了解禅修。”(P.151)

我认为禅修方法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的秘诀是会带来某种意识的变化。中医讲:“心主神明”,大脑的意识跟心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禅修使意识发生细微转化,被转化的意识关联着内心从而获得些许平静,我们常叫“静心”。


2、心理学对禅修的解读

寇特莱特(2014)给出了两种解读方式:“第一种方式把禅修视为自我调整的放松方式,第二种方式则从佛教的观点解读禅修”(P.122)。从心理学层面把禅修被视为一种放松反应(身体的和意识的),我个人觉得,这一点是非常科学但并不绝对的。在胡佳琦老师的书中也有提到放松与身心灵之间的关系:“提到自律神经,多半会指出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传统生理学认为,交感神经会因为压力而刺激身体产生各种防御反应,而副交感神经则可以帮助我们放松。既然自律神经失调同时有生理与心理的因素,如果没有医生与心理师一起合作,病人的需求就无法得到完整的照顾”(胡嘉琪,2014P.26)。所以由此来看,禅修是很好的与科学医学融汇贯通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然而不同形式的禅修对意识和身体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也并非都是放松的反应,譬如马吉德(2011)说,“禅修是艰苦的,既有情感也有体力的投入,除了有规律的日常的坐禅训练,学生还要参加传统的高强度的禅七活动。在禅七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每天12小时甚至更久的、常常令人痛苦的静坐”(P.6)。按照马吉德的解释:“似乎禅宗根本上就是培养耐心与意志力”(P.6)。然而,耐力与意志力是否会带来更高的觉知的体验,还需要我日后更多的练习来亲身实践。


三、我练习正念禅修的方法及实践体验

跟随彩方老师练习的禅修方法是9种不同的正念禅修方式:行禅、住禅、坐禅、正念扫描、观妄心、观真心、生活禅、工作禅、社交禅,还有贯穿其中非常重要的呼吸法(数息、随息)。这些方法对我来说是如获至宝,尤其跟随着彩方老师的音频加以练习,效果更是事半功倍的。随着练习次数的加深,让我对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解更加透彻的同时也将正念禅修自然融入到生活中。


1、我练习正念禅修的方法

我练习禅修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跟随彩方老师的音频进行练习,首先要在安静的环境下,独自一个人的时候,听着彩方老师的引导语,很快就会进入状态。除了生活禅、工作禅和社交禅之外,每一次练习都是听着彩方老师的引导音频一丝不苟的进行练习,注重练习的标准和规范。养成了规范的习惯,日后的练习才不会功亏一篑。现在彩方老师的声音和笑容也已经被列入了我的身心资源中,听到看到就会觉得内心轻松舒适。

对我个人来说,观妄心练习是我觉得最舒服的一种修炼方式,每一次坐定后,我是通过数息或随息进入的,我觉得这样非常平稳的过度让我很舒服,也能更集中精神地观察觉知我的念头。每次练习中,聚精会神觉知我在身体、情绪、想法、意象、灵性等层面的感受,练习结束后便在日记本上记录下来。


2、我实践正念禅修的体验

每周跟着彩方老师音频练习可以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得以在生活、工作乃至社交中应用自如。

每天上班早上半个小时的车程,我在汽车后座坐定,望着车窗外的美景,观察路边各色的行人,不加评判的观察,看过就过,这一路上心情放松愉悦,且常常是一路都没有看过一眼手机,也没有去思考什么具体的问题,只让眼睛放松,让念头放松,下车后确实会感到活力满满。

面对别人刺激的话语,我可以先深呼几口气,关注呼吸几秒钟后,再去正视眼前的问题,那一刻似乎觉得也不那么生气了。前几天母亲突然不舒服住进抢救室,我得到消息后,立即观察到自己身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心跳加速了,呼吸变得急促,我感受到情绪上很紧张,也有一些内疚的感觉。我观察到了这些,镇定多了,马上梳理思路安排好母亲之后的一些相关治疗事宜。很感谢这个课程让我在身心调整方面成长了很多,面对困难之时能够快速调整好身心的状态,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降低了对自身的情绪上和身体上的痛苦。


四、练习正念禅修对我产生的影响

虽然我学习正念禅修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周,练习的次数也并不是很多,但是我感到一种深深缘分在其中。因为我从小就仿佛能感受到与“禅”之间的某种链接,譬如自小喜欢读禅学的小故事,也曾经随缘读到过一本佛学的小册子,读过后有一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之感,对我影响非常之大,很长一段时间去学校都装在我的书包里,当时还找了本子抄写了下来!


 1、正念禅修让我从容面对生活

我想说,学习正念禅修的感受是饱满而难以言说的,我觉得这种禅修的能量已经是我身体或是头脑意识中的一部分了,这让我内心越来越坚定和自信,越来越远离“惧怕”二字,遇事先提醒自己安住在当下,安住方能静心,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就是这样。我想正念禅修会陪伴我终生。正如一行禅师(2015)所说,“正念是一种力量,它助益我们全然活在当下,于此地此时绽开我们的生活”(P.5)


2、正念禅修对我职业规划的影响

我很有意向想成为一名灵性导向的心理咨询师,虽然我现在的工作与咨询师毫无干系,但是到了瓜熟蒂落之时,或许我也可以实现成为一名不一样的心理咨询师的梦想。若可以成真,我一定会结合禅修部分的精华带给来访者不一样的体验。马吉德(2011)说,“禅修曾被看作是纯粹或精神性的实践,现在已被公众接受为一种准治疗(quasi therapeutic)(P.1)。身份认同或是生活品质,幸福感也好,价值感也罢,这些生活中种种困扰,我想有了禅修的帮助,未来定会得到更加圆满的解决。


引用文献

1.布兰特.寇特莱特.2014)。《超个人心理学》。易之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巴里.马吉德.2011)。《禅与精神分析》。吴燕霞、曹凌云译。东方出版中心。

3.胡嘉琪 (2014)。《从听故事开始疗愈》。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4.一行禅师 (2015)。《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向兆明译。河南文艺出版社。

5.朱彩方(2022)。“超个人心理学导论”第1周录播视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