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罗杰斯心理治疗》读后感分享集锦.1

时间:2020-12-01 点击率:

卡尔·罗杰斯的《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与专家点评》是安通模式师资课程班的第五本必读书。师资班的学员在朱彩方博士的指导下共读此书,并在zoom线上累计讨论了4次共8个小时。以下是朱博士的读后感,与您分享。

 

 

1

 

罗杰斯咨询风格的坚守与灵动:

《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与专家点评》读后感

 

朱彩方

 

01

 

引言


去过我北京SOHO现代城内工作室的朋友们估计都知道:我在工作室挂了罗杰斯和荣格的彩色油画照片,也挂了“平常心是道”的书法匾。2018年意大利的荣格分析师Antonio Vitolo 和Massimiliano Scarpelli 从 Analytical Psychology 期刊上看了我200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荣格与太乙金华宗旨的论文,于是写信问我能否允许他将我的论文译成意大利语并刊登在他们荣格研究会的期刊上。我愉快地一概应允。他又顺水推舟想邀请我去参加2019年维也纳在召开的国际荣格心理学大会,并随后去访问意大利,到他们家乡Naples参加荣格研讨会。他的热情着实让我感动,但我还是跟他坦诚地说:大概十年前我确实对荣格充满兴趣,发表过两篇论文,但近几年我对罗杰斯的兴趣超过了荣格。有意思的是这两位从此没有了回应。

 

也是2018年,北京一个心理学机构让我推荐2个世界级心理治疗大师和他们的相关著作。我推荐了我工作室悬挂的罗杰斯和荣格。如果只推荐一个心理学家和他的一本书,那我就推荐罗杰斯和《罗杰斯心理治疗:经典个案与专家点评》。这书是罗杰斯在去世后,由他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哥伦比亚大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系的教授倡导而编写的。罗杰斯1987年去世,英文原版The Psychotherapy of Carl Rogers: Cases and Commentary 在1996年由著名的Guilford Press出版。

 

 

 

02

 

书的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第一章题为“罗杰斯临床治疗中的基本概念”,罗列并简要介绍了14中罗杰斯心理治疗生涯中常用的技术。它们是:

1.情感回应

2.营造相互适应的氛围:一开始跟来访者一起静心1-2分钟

3.明确表示关注

4.理解核查 (确认共情理解是否正确)

5.复述 (restating):原话复述;整合复述;复述中突出情感;用第一人称复述。

6.表示理解(acknowledge client’s unstated feelings)

7.消除疑虑 Providing reassurance:“估计每个人都会这么想”;表示允许;握手(西尔维娅、布朗个案)

8.解释 Interpreting

9.正视问题 Confronting

10.直接提问 Direct questioning

11.根据求助问题提出反问:“我想问一下,你希望我说什么?”

12.保持和打破沉默 Silence (最长沉默17分41秒; Jill示范个案30分钟打破15次)

13.自我暴露 Self-disclosing

14.接受更正 Accepting correction

15.夸张。夸大问题,激将让访者让其觉得荒唐、过分而改变方向自我认知和评价。这一条是我加上去的。我发现在罗杰斯后期的咨询中似乎蛮常见,比如吉尔(1983)个案中说她“一文不值”、“一个很坏很坏的人”。

 

我不知道编者们根据什么标准或出于什么用意罗列了上述14种沟通技术。第8“解释”是精神分析最主要的分析或咨询技术。第9“正视问题”,第10“直接提问”和第11“反问”,这三种技术听起来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中常有的技术。虽然这几种技术并非罗杰斯典型的沟通方式,但或许因此我们可以讲,纵观罗杰斯的理论和实践,其实他不仅是人本主义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而且还是整合取向的治疗大师了。不少人简单地认为罗杰斯的人本咨询技术就是不断地“嗯” 、“复述”来访者的话语, 最多再加“情绪澄清”。认真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信那种简单化的观点大概会不攻自破。

 

本书第2-5章分别介绍了5个面询的案例,每章介绍一个,依次是:洛蕾塔(1958年)、格罗利亚(1964年)和吉尔个案(1983年);第5章介绍了两个(玛丽和路易丝个案1986年)。有的个案介绍是逐字稿,有的是提炼后的概括性复述。有的个案是一次性的公开演示,有的则是咨询室中多次乃至长程几十次咨询中的部分节选。每个个案后面都有一个资深心理治疗师专业的评论,从人本主义当事人中心或以人为中心疗法的视角来评论罗杰斯的个案咨询。

 

6-10章又介绍了5个个案咨询,依次是:蒂尔登(1946年)、布朗(1962年)、西尔维亚(1976年)、愤怒与受伤个案(1977年)和马克个案(1982年)。与第一部分(第2-5章)有所不同的是第二部分(6-10章)的每个个案后面都有两篇评论。一篇来自于人本系统的治疗师,基本上还是以欣赏为主;另一篇则来自于其他心理治疗流派,如当代精神分析、格式塔、女权主义、超个人、认知行为。这些不同流派的治疗师在深度共情罗杰斯之后,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针对个案坦诚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理念和应用的得与失(局限性)。从这个角度讲,本书不光具有极高的临床观摩和应用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学术探讨价值。

 

 

03

 

非指导性治疗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在有限的篇幅里我想分享基本感想是:作为当事人中心 client-centered(后期称为“以人为中心”person-centered)疗法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罗杰斯坚守了来访者中心的咨询风格,但他又不失恰到好处的灵动和变化。总体来讲,早期他和他的团队努力践行以当事人为中心的“非指导”(none-directive)原则,想信当事人在咨询师无条件的尊重、共情的倾听和陪伴探索过程中会有能力找到自己的出路。非指导性原则的阐述最初正式系统地发表于1942年出版的《咨询与心理治疗》, 成为划时代的心理治疗新思潮。在1951年出版的《当事人中心治疗》一书中罗杰斯通进一步阐述非指导性原则的意义,并引用许多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确认非指导性治疗的疗效。

我们来看看《罗杰斯心理治疗》一书中早期的个案咨询,最早的一个应该是蒂尔登个案(1946年)。蒂尔登是个化名,女,21岁,高中毕业生,与同龄女性相比长相漂亮心理却极度退缩、自责、绝望,整天呆在家里,无法出去工作和社交,还有自杀的倾向。用现在标准可诊断为严重的抑郁症(192页)。母亲把蒂尔登带到罗杰斯当时刚创建不久的芝加哥大学咨询中心寻求治疗,前后共11次面询,持续了约5个月,蒂尔登有了明显的改变:自我接受能力大幅提高,有了工作(售货员),社交活跃起来、和家人一起外出度假旅游时更活跃,跟男友谈起恋爱。度假后她没有再来咨询。一年后被邀请回来做随访,她表示情况比想象的要好,但近2个月情绪又出现反复,辞了工作,男友觉得她能力差跟她分手了。几周后咨询师跟蒂尔登的妈妈通电话,得知蒂尔登的情况有所好转,跟一个亲戚一起做事。

 

11次面询第1/3/5/9/10/11次是是完整的逐字稿(包括非语言),其他几次是小结或摘要。罗杰斯在可见的逐字稿中高度践行非指导原则,最多使用的是“情感回应”、复述等技术。罗杰斯显然没有扮演专家角色,没有直接给蒂尔登建议或“答案”。罗杰斯鼓励蒂尔登自己思考、自己面对她的需要和努力。这种淳朴的非指导风格在洛蕾塔和著名的格罗利亚个案中也是非常明显的。

 

这种坚守不指导、随顺当事人的咨询风格自然会遭到不同咨询取向的质疑。比如,P.M.拉斯金指出,罗杰斯没有对来访者消极、病态的行为作出反应、深入理解探索,“在处理性和性行为相关问题时。。。暴露出他治疗上最薄弱的环节”(127页)。有意思的是,罗杰斯早年也奉行经典精神分析性驱力的理论和实践。在给一个惯性纵火犯男子的心理治疗中,他有一次终于得知来访者有手淫的行为,并以此作为治疗的突破口,取得了进展。来访者获得释放后不久,再次纵火。罗杰斯从此失去了对经典精分的信任。

 

 

04

 

恰到好处的指导

 

或许是几十年实践的经验,或许是遭到了不断的质疑,罗杰斯晚期的咨询中呈现出较多指导性话语。假如我们把经典的格罗利亚案例(1964年)归为传统的“非指导”性为主的咨询,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猜测从“非指导”逐渐过渡到有限度的、恰到好处的“指导”大概在1960年代后期或1970年初期开始,一直持续他1987年去世。这并不一定是个准确的事实,只是我目前的推测,有待同行们一起探索。

 

1977年“愤怒与受伤害”个案中指导性话语显而易见,而且还不少。案主是30来岁的黑人,离婚不久,患上白血病。本次访谈1小时,前一天也访谈了1小时,为了制作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录像。访谈时只有罗杰斯、来访者和摄像师。来访者认为自己因种族歧视而受到的心理和精神伤害超过白血病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岳父是白人,真正理解来访者,给了他难能可贵的各种支持。在访谈中罗杰不断跟随来访者,鼓励他真切地表达心中感受到的伤害。但来访者认为自己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又受“男人有泪不轻弹”的世俗思想影响,迟迟不敢、不知道如何表达。罗杰斯反常地建议、指导他:想骂就骂出来。来访者尴尬地笑,但承认罗杰斯共情到了他。经过许多次犹豫和尝试,来访者“来到了深渊边缘”但还是没有勇敢地、彻底地突破,但也做到了力所能及的表达。

 

B.T. Brodley(布罗迪利)在点评此个案前反复观看了录像。布罗迪利说写道,“我确实看到了来访者中心疗法性质的内容以及我所预期的罗杰斯的行为表现,但我同时看到,罗杰斯在谈话过程中时常试图以一种系统性的指导方式来影响来访者。这次面询的情况与我以前见过的罗杰斯的面询方式似乎有很大的不同”(282页)。

 

布罗迪利把本次面询跟罗杰斯过去30多年中9次面询做了比较研究。布罗迪利发现本次与前9次相比,罗杰斯根据自己的参照系做出反应的比率是22% vs 4.2%,也就是说:本次面询中罗杰斯根据自己而不是来访者的参照系来反应、沟通的比率大大高于前9次。当然,即使是22%的反应是根据咨询师的参照系,跟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取向相比,罗杰斯的治疗依然不失为来访者中心疗法。 

 

1983年吉尔的个案演示也是指导性比较明显的案例。吉尔,中年女性,因女儿(20岁)上大学离开自己而感到焦虑、失落、自责、内疚。罗杰斯在共情的同时夸大来访者的自责(一文不值),直到来访者开始觉察到这种思维的极端性而谈论自己的价值和自我接纳。这是罗杰斯在一个培训班上30分钟一次性的示范性个案。本书中此个案有全部的逐字稿。

 

罗杰斯当然还是以来访者为中心、共情倾听,但他显然在不少地方有所指导、引领。下面这一段对话就颇有指导的意味。


罗杰斯:我突然想到,你大概不会像对待自己那样苛求你的女儿。

吉尔:你说的对。不会的。我一开始象对待我自己那样苛刻地对待她。我就马上制止自己

罗杰斯:能不能说一下你是怎样做的?

吉尔:(流泪)好吧。你这么慈祥地看着我,我觉得你真的能理解我。有人能真的听我说,正真能理解我,让我觉得心里非常难过。

罗杰斯:你觉得心里难过,是因为平时没人听你说吗?

吉尔:是的。(哭泣)

罗杰斯:你觉得很少有人好好听你说。

吉尔:(哭泣、停顿、哭泣)

罗杰斯:哭吧,把所有的眼泪都哭出来 (第72页)

 

M.V-B.博温在点评这个咨询时指出,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咨询师有个信念,“即决不首先提出任何来访者本人没有谈过的问题。但罗杰斯这次反其道而行之,他直接提出了吉尔不能照顾好自己的问题”(79页)。博温的评论主要是对照罗杰斯1942年出版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非指导治疗基本观点。博温认为,从1942年直至1987年罗杰斯去世的45年中,罗杰斯的改变不光是率先说出来访者没有说的态度,“而且主动给出自己的解释并要求来访者验证,甚至直接对来访者进行指导”(85页)。有意思的是,博温接着说,罗杰斯“最大的变化就是对来访者更加信任了。在他看来,来访者并不是那么脆弱,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治疗师的评论所伤害。他更加想信来访者的自我决定和调控能力,因此他认为,来访者并不需要治疗师不必要的呵护。而且,罗杰斯对其核心价值取向和信念从未改变过。。。看似矛盾的是,罗杰斯似乎改变了他严格地坚持‘非指导性’的做法,但他恰恰在这一‘改变’中展示了他对来访者的自主性和心理完整性的加倍信任。我想信,正是由于这种改变,罗杰斯得以在治疗中表现得更加灵活,游刃有余,把自己做人的信念和治疗方式完好地结合在一起”(85页)。

 

对于“指导”还是“非指导”的探讨,L.S. Greenberg(格林伯格)在评论“布朗个案”(1977年)时指出,“罗杰斯的治疗过程有其自己的意图和导向性。他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了不同的关注点。。。罗杰斯有意图地、有选择地指导着布朗使他把注意力集中在藐视态度掩盖下的内心深处的充满痛苦的情感上。罗杰斯在‘指导’。他缓缓地并不断地给布朗施加压力,使布朗关注到自己内心的体验”(226-227页)。格林伯格又说,“导向性和共情性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罗杰斯的指导性是不断指引来访者走向自己的内心深处”(228页)。格林伯格赞同罗杰斯越过继发性情绪,聚焦原发性受伤的感觉上。

 

 

 

05

 

灵活与界限

 

 

灵动、灵活是似乎是资深心理治疗师的一种专业品质。Steven Hayes(海斯)把他创立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的最高原则称为“心理灵活性”。博温认为罗杰斯成功的秘诀在于咨询中他非常投入地关注来访者,根本不需要考虑诸如“现在该用什么技术”那样的所谓技术问题。这种随缘而为、得心应手、灵动灵活的艺术令人赞叹。但心理咨询的艺术放在专业规范的视角下,该如何面对伦理的界限呢?

 

J.D.Bozarth(博查斯)在评论布朗个案(1962年)时认为:布朗个案受到业内特别关注,是因为这个案例跟罗杰斯治疗的大部分典型案例显然不同。在两次面询中罗杰斯多次给布朗烟抽、给他零花钱(评论中说“借钱给布朗”,但正文中没说“借”)。博查斯因此想知道:作为一个治疗师罗杰斯是否认为“分内的事和分外的事对他同样重要?”(222页)。博查斯似乎在说:罗杰斯的行为超出了分内事,超出了咨询师的行为规范。但由于布朗是个住院的精神病患者,而且当时遭受打击,产生了绝望、自杀的想法。罗杰斯自称“要以个人的身份与布朗建立关系”(221页;Rogers,1967)。罗杰斯耐心地陪伴无数次沉默的布朗,真诚、真实地陪伴这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度过了生命中最危险的阶段,并最终使其出院、成长。因此,博查斯认为罗杰斯的做法是“对一个人非常人性化的付出和关怀”(222页)。

 

西尔维亚个案(1976年)同样非常特别,显示出罗杰斯非同寻常实践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灵活性。西尔维亚是位很有吸引力的女人,大约35-36岁,至少有两个孩子。她喜欢学习,但她表示学这学那都无法帮助她正真地了解,只有冒险才能使她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这次访谈她跟罗杰斯探讨的核心问题从学习转向到:黑人男士们为什么对她一个白人女性有性吸引力?并且为何她还认同黑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她请求罗杰斯在整个公开演示中彼此握着手,彼此目光保持直视。两人在前一次的一次演示中也是这样。罗杰斯接纳了西尔维亚再度冒险的请求。

 

D.J.凯恩在评论中表示“手握着手”这种感人的场面“完美地表现和证实”了罗杰斯“全身心地投入到与西尔维亚的谈话中”。凯恩认为这样的咨访关系“对于激发来访者的潜力和促成来访者在治疗中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52页)。另一位点评者 Maureen O’Hara曾是罗杰斯的研究生,后来成为同事和朋友。她在欣赏、肯定了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之后,从女权主义视角提出了罗杰斯及其疗法的局限性。她认为罗杰斯的价值观是植根于北美中产阶级白人男性、父权主义、犹太-基督教建构的文化之中。对于“手握着手”的行为,O’Hara唯一的阐述是,“这种亲密的关系表现出了治疗中的医患关系和互动对女性的成长和治疗的重要性,同时,这种关系也导致了更多情感冲突的出现”(263页)。前半句显然是肯定,后半句指出不良后果,但她似乎没有具体化。

 

大约在2007年我在加州整合学院读心理学博士时作为来访者到旧金山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了大约15次。有一次结束后我想表示感谢,跟治疗师握手。我伸出手但她不接。我挺尴尬、沮丧。她大约30来岁,白人(记不清是拉美还是欧美裔),精神动力学取向为主。我的这位治疗师跟罗杰斯在咨访关系和伦理界限上的实践显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个差异来自诸多因素,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咨询流派的取向,治疗师的年龄、经验、性别、个性。大概是因为我这个经历,也因为我是人本为底蕴的整合取向,回国后我给来访者做咨询时,至少在第一次面询时我会主动伸出手欢迎他或她。

 

 

 

撰文:朱彩方  图文编辑: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