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本性治疗(ET) 与禅修心理整合疗法 (MIIT)

时间:2016-01-19 点击率:

       最近两个月努力宅家、不外出、少分心以尽早完成拖欠已久的的翻译 (荣格全集第十一卷 Psychology and Religion: West and East )。我带领的禅修与心理整合成长小组第二和第三期分别在2014年11月月12月都早已结束了,但也一直没能写个小结。前几天忙中偷闲,决定应邀参加了比利时米杉(Michel Claeys) 老师本性治疗(Essence Therapy)初阶的工作坊(1月21-25日),昨天刚结束,有些感受记忆犹新,所以趁热做个记录,也跟我的MIIT成长小组做些对话。

       米杉的工作坊共五天,有翻译。第一天热身后的第一个活动就是让大家用纸笔回答4个问题。第一个也是最核心的一个就是:我是谁?分组交流答案后,把角色、性别、工作、特征的回答都删掉了,米杉说“这些都不是正真的你”。我写下的答案是,”我是在能觉知地写答案的那个人,流动着的,身心俱在的觉知体。”第二个问题是,“此刻,你正感受着什么?”。第三个问题是,“你需要做些什么来帮助你体验此刻的感受?”。第四问,“当你此刻感受时,正真的你在哪里?” 米杉的者4个问题直指“我”的本性,但这时他没有用具体的词和概念来定义“本性”。后来展开工作时他常用“light 光”“love 爱”“the inner parents 内在父母”来指代本性。本性治疗简单地来说似乎就是让自己受伤的内在小孩与自己的本性连接并得以转化。要转化必须先得识别(identifying)受伤的内在空间(内在小孩),让其感受这个受伤的空间如何在身体上表达出来的,命名感受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具体有什么感觉。识别之后下一步是“放大”,就是通过指导语“呼吸并感受”“欢迎这些感受”,“敞开对它们的感受“来放大身心感受。再下一步 “去除认同”(disidentifying)的指导语是“内在受伤的空间只是能量,不是你”。接着就是关键的“转换”一步了,内在父母(本性)与自己的纠结(内在受伤的小孩)、温和地沟通、耐心关爱地陪伴(“我与你在一起,一直在一起;我爱你,一直爱着你”),期待那小孩化成情绪的能量、融化在光与爱之中。如果因为时间短或其他种种原因,老师或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体验暂时结束,回家后继续按这个技术和程序练习。

      

       工作坊期间作为听众和作为咨询师的扮演者,我亲历了两个走得很深的案例。来访者在回溯记忆和放大感受时走得很深、很远,以至于两个案主相当一段时间里,约10-30分钟里腿都动不了,化了很长的时间才恢复了她们肢体的全部感觉、终于睁开眼睛回到常态意识和感觉。这种体验过程如果没有“走火入魔“,那肯定是一个极具探索、成长、疗愈、甚至可能是见证本性的过程。米杉老师处理类似个案时看上去已经非常有经验和智慧,令我对此疗法增加了信心。米杉说本性疗法(Essence Therapy)教的是一套技术,不专注结果。我想这是很明智的原则.    

       米杉老师的本性治疗(ET)明确标榜为超个人心理疗法。我探索的禅修与心理整合成长(MIIT)也是超个人和整合心理咨询和治疗。我们之间有些重要的一致或相似。最重要的一致就是治疗最终必须链接灵性层面的“本性”(米杉用语是essence) 或佛教禅宗所讲的“大我”“无我”“明心见性”“自家本来面目”“自家本地风光””不二境界“,别的取向或传统或称“合一”“道”等等。

        ET与MIIT操作的思路和步骤显然不同。MIIT从坐禅入手,坐禅的方法和技术贴近传统的观呼吸和观看妄心(思绪、情感和躯体种种现象),程序最后还是回到坐禅。从长远看,坐禅的设置是为了最终体验到“明心见性”的本性状态;从心理疗法看,坐禅又是“药引子”,目的是使潜意识中的纠结得以在不设防的前提下自然呈现、可以工作、修通。工作、修通的过程中,MIIT整合了几个主要的心理咨询取向(精分、人本、认知行为、躯体导向疗法等)。第二期成长小组总体上是最有成就感的一组(我还没工夫去统计学员们的匿名问卷反馈),但也有咨询师身份的学员提出是否可以更好的整合那几个疗法取向而不是一个一个明显地穿插进课程设置里。这个意见在第三期学员中似乎也有。我原本的设置是,到了MIIT中级课程时会这样无缝整合。我想初级班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学员可能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论和体验。ET也是整合疗法,它的三阶对我进一步完善MIIT也是个参考。

      在干预(治疗)层面,MIIT与ET也是明显不同的。在MIIT的治疗的核心部分我基本遵循情绪适度宣泄、认知重建。在MIIT第二期大概第9周时,我对一位首次呈现真实纠结的学员就是这样来治疗的。MIIT运用的语音完全随机应变,没有象ET那样更程式化的指导语言。ET的冥想具有强烈的导引性,如果缺乏足够的“安住”“锚定”训练,学员是否能顺利回到常态意识和功能?这是个需要谨慎又难以避免的重要环节。MIIT的禅修(静心)不做内容和画面(意象)上的任何导引,遵循的是自然呈现,一切 ”画面”、“景象”均来不迎、去不送,只是觉知它;出定之后再来工作。

      正如我昨天下午结束米杉工作坊时所写的:从ET我学习的最大收获是加大、加快“心理创伤”与“大我”的链接及其可能的转化。如果,内在父母一直找不到或锚定不了,那可以训练语言的转变(把“我不得不。。。”变为“我愿意。。。”。相比之下,MIIT或许可以说,我们在培育、发露“大我”、“本性”的修炼上走得更踏实一些。

      上面的两张照片均来自于本性疗法工作坊的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