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9月28日表达性艺术工作坊感受

时间:2015-10-11 点击率:

作者:樊瑞娟


928日,我参加了北京畅心教育咨询公司举办的表达性艺术与成长工作坊。这次工作坊请到了国际表达性艺术治疗协会(IEATA)的执行主席Lisa Herman博士,在她的带领和朱彩方博士的翻译下,我们用一天的时间,象征性的重新经历了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所划分的人类发展的8个阶段的前5个阶段,就是从出生到青春期。我想学习过发展心理学的伙伴都不陌生,在每个阶段需要完成一些任务,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就会影响人的人格形成和下一个阶段的发展。这个工作坊的特点是要用肢体语言和创造性的艺术表达,比如利用不用的东西制作一个自己的创作品和用作诗、演唱、舞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体验。

在一开始,老师让我们模拟人在出生时对世界的好奇,探索,有的同学趴在地上向前爬行,或者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我在体会我自己,我好像挺难不顾周围人的眼光在地上爬行的,我想这和自己的一些成长经历有关,不过觉察是第一步,这样的表达性工作坊训练的第一步我想就是觉察力!要突破认知和情绪的限制,进而在行动上有重新的表达,我想都不是一日之功,但是觉察之后我们就有了疗愈的方向,我想是这样。

之后的创造性制作,我觉得非常棒。这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整合的过程。我随手拿了一些东西,其实一开始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觉得一些东西好看,比如一块花布,一只卡通笔,一个乒乓球。。。对于要把他们做成什么真是完全没有概念,但是创意很奇妙,当你去把弄那些材料时,摆弄着,摆弄着,就有了一点点想法,然后按照想法去做后又有了一点点新的创意。于是,渐渐的,整个人投入了进去,周围安静了下来,自己的心也越来越静,最后,我做了一个小娃娃,还有一个盛开的莲花。做完之后,老师让每个人对别人的作品写一两句自己的感受。我驻足在每一个同学的作品前,首先的感受是每个人是如此不同,每一个作品都代表了每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这个内心世界又不是直白的用语言和逻辑呈现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在面对这样一个个抽象的作品,我必须动用我的感性去感受体会制作者制作时的心情,她想要用每一个物件表达什么,慢慢的,一些感性的感受和语言流淌出来了,我赶紧把它们记录下来。

在之后的每人分享中,有的同学引用了我的原话,我感觉到和对方有了链接,而且似乎也把握到了她的心情,我感到很开心。在我自己的分享中,我也很有收获,那就是,虽然我做了一个娃娃出来,但是,我要通过这个娃娃表达什么,这个娃娃体现出一些我的什么特点,我其实并不是很清晰,我只知道,做出来一个娃娃我很喜悦,这可能创造性表达之后都会有的心情吧。但是,我的同学们,她们给到我的反馈让我更多的了解和确认了我自己,比如,我做了一个质朴的娃娃,而我本人也经常被人说是质朴的,还有同学感受到安静和平和,我也觉得这也恰好印证了我当下的内心状态。一些同学还敏锐的把握到了我内心的一些渴望和期待,我仿佛被理解到了,还偷偷的流了眼泪。

最后一个环节是创造性作诗、写歌环节,根据整场过程并尽量利用同学们的反馈写一首代表此时心情的诗,这一开始可难煞了我,因为我觉得自己这么理性,不可能写出诗来,不过,就像之前的手工制作环节一样,慢慢的,语言就流淌了出来,其实,只要内心有感受,就可以表达,语言的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先不说,只要把握到了感受表达出来就好。事实证明,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是“诗人”嘛,写的很棒。我自己也得到了小小的肯定和鼓舞! 我看到每个人表面之下的丰富与美好,正因为这样一个工作坊创造出的氛围或者叫“场”,用几个词概括就是“创造,表达,链接,被看到,欣赏”,让每个同学更自信的展现出这份美好,而这,不正是我的专业领域心理咨询学要达到的某些效果吗?我因此想了很多,把这些分享出来,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