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新闻

跟心的链接,由心散发出的慈悲和接纳

时间:2018-06-13 点击率:


按语:”安住与沟通2.0”网络+地面课程为期三年六个学期。第一学期从2017年12月初开始到2018年5月底结束。第一学期的课程包括道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简介。第二学期时间是2018年6月至11月,内容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续)、认知行为和精神分析。每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是学员写本学期学习心得、体会或组成小组做实证研究的时间。经作者同意,“内外讲习所”从今天开始将陆续刊登有代表性的学员学习心得、思考的报告,俗称期末作业。学员作业中的观点只代表他(她)们本人的观点和感受。本次作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张子文在第一学期学习的整体感受。第二部分,为本学期期末线下课程人本存在主义工作坊,子文参与后的感受——朱彩方


这几日,心里一直惦念着怎么写这学期期末的作业?理不清一团浆糊般的设想把自己吓的不敢动笔。直到今早,看到颜丽云分享的一篇朱老师的旧文,才找到一个确定方向:就写写我在参加课程的心理历程及收获就好啊!这部分也是自己踏踏实实的收获和成长。所以不管写成什么样子,学生在这里恳请老师您的包容和接纳。


跟您的相遇的缘起,还是在薛建新老师欧洲交流的分享课程中。看到《安住与沟通2.0》的课宣像是找到了自己一直渴望寻找的导航图。彷佛内心有一种莫名的牵引,渴望着自己能更深入的了解生命,探寻生命,并且能走向更深更大的视角。

当一个学生在内心渴求这些的时候,老师您真的就出现了。以上是我内心有些说不太清楚但又很确定的渴求部分。

另外一方面,在我的意识层面,我想通过学习来巩固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因为这两年,我在给家长们分享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自己也细读过《非暴力沟通》,并参加相应的读书会。我相信在同一理论体系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更深的了解沟通之道。最重要的是,我分享在人本体系下的亲子关系沟通的课题时,渐渐地,我越发感觉到了自己心力的不足。理论是好讲的,可是头脑知识的理论堆积似乎并没有多少实际作用。我想给家长们带去更多来自“心”的感受和体验,我遇到了瓶颈。同时让我纠结和挣扎的是,自己在生活中,似乎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这套沟通之道,甚至很多时候跟自己的感受和身体联结都是断裂的。所以,这样的契机,我成了朱老师的学生。 

最开始,在听到道教、基督教的板块时,我的状态是很欢乐的。他们在浅层上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和贪婪,这些内容又属于我很好奇的哲学或者更高精神属性的部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认识到,这些内容一方面满足了我想抓取的求知欲,但同时也让我更浮躁起来,以为自己了解的更多,那个“自我”就更强大了。

这样类似的情形也表现在我的生活里。我平时酷爱看书,伴着孩子的到来,这8年来,我积攒了满满的两大书柜的书,书籍内容,占绝大部分的比例都是关于身心灵方面的。我以为看了这些书,自身的内在价值就是值得肯定的,我也会觉更安全。这种只追求结果、不重视过程的习气,纵容了我这种贪多贪快的读书方法,结果感觉到很是自欺欺人,精准的说更是不求甚解。有很多书并没有读到自己的内心里,只是为了读而读。尽管我多次立下誓言:一本书读完,如果不写读书笔记的话,就不能打开下一本。结果还是屡次食言。总感觉脑袋里堆了一堆的东西,但是深入不下去。因为心和脑是分家的,像一盘散沙一样,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深度思考后的理论体系。

直到到了朱老师讲的禅宗板块。朱老师对实修的再三强调,让我猛然意识到,我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而落地实践的太少。并且又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肯在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实修中,慢慢的精进自己。不断看很多书的这种看似很用功的行为,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逃避自我的方式而已。归根结底,我想还是自我的内心不够强大,一直在向外求,企图通过外在的回应和认可,来证实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甚至在内心深处,也特别怕自己表现的不够好,甚至连写个文章都怕不被他人看好,显示出自己肤浅

这些年,听了很多《道德经》和佛法的课程。可还是时常深深的困惑,我的这个“我执”究竟有多强,强到看到自己的贪嗔痴慢疑,挣扎在其中,又无法好好的落地,持续精进的前行。如此这般的纠结,又陷入了自我不接纳的模式里。

所以《安住与沟通2.0》这门课,学习至今,我最大的体悟是:跟心的链接,由心散发出的慈悲和接纳,远胜过沟通之术。没有安住于心的这个稳固的地基,术的学习只是华而不实的哗众取宠罢了。祈愿我能有更多的福报、支持和毅力,跟着老师深深的沉下心来扎根学习。


在参加三天的课程前,我并没有太多预想。可实际收获和对心灵的触动远远的超乎了我的期待,除去单纯的课程的部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们作为实修者、同时又作为心理工作者传达给我的真实感受。


这份真实触动和体验,让我在心里默默许下了要以老师们的心行,做为学习路上的榜样和导航的愿望。比如感受到老师由心底生发的对每个生命的尊重和包容,那份怀着慈悲心的温暖,愿意陪伴另一个生命的坦诚积极态度,以及那份温柔的坚定和不带诱惑的深情,让我体悟到共情不仅需要语言表达,而且非语言的用心投入更重要。

讲存在治疗的王学富老师,是有着基督教实修的背景,被同学们称为中国的罗洛梅。王老师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基于自己读书、思考,同时又在跟生命接触而来的经验中整合的践行者。 

课程伊始,他从存在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以及大的文化背景出发,讲述并分析了存在主义被引入中国的契机和意义。

其中特别强调了鲁迅先生。五四时期,尼采被引入到中国,鲁迅深受其思想影响,他运用文学的表达手法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洞察,对过去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评估。

存在主义兴起在人性美好信念被一战二战击碎的时期,那时的人们开始重新定义神学,去宗教去神秘化。人们开始对人性感到可疑,产生疏离异化,并脱离自然,同时开始反思人类在充满危机的处境里,要求个体去使用内在的资源去回应危机,所以存在主义既强调个性自由,又很重视关系。

这部分我了解了当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架构,体悟到万事万物不可割裂的关系,个人的命运脱离不了宏大的国家命运乃至地球的命运。

老师引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我就是这样被领上了追问存在之途”,引入“存在”的定义。在看到这句话时,我大脑一度空静下来,心意也跟着怦然一动。是啊!我曾经追问的存在和自我存在的意义,就这样在不经意间被老师打开了一扇门,并引入了一条探索之路。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追问自己开始: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human。什么叫存在?海格尔说being in the world。生命本身就是存在,但是being又是区别于existence的。being是关乎关系的,跟自己、跟他人、跟外在世界的关系。当觉知呈现的时候才有存在的本质,只有能够追问自己,反思自己的存在物才可以被称为存在着,具备存在的性质。同时我们也探讨了一块石头是否可以被看成一种存在(因为有的同学认为石头也是有灵性的,她可以跟石头交流,读取信息)

从存在进而谈到人,人是需要被尊重的。事实上,只要是个人就值得被很好的尊重,无论在标准主流体系下,这个人被评断为是善还是恶。一些思想只是代表着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并没有所谓的唯心唯物好坏之分。在探讨人类思想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从小被灌进去的二元对立的毒,随时防止陷入观点的禁锢里。对此观点我是认同的和敬畏的,但同时在心里也产了担心,达到这样的状态是多么的难啊?培养一颗无分别的心,真的愿意回到生命底层不带先入评判的去认识一个生命有多难?对自己都很难,何况是面对另外一个生命。重返事物本身,悬置自己的先入为主和价值观判断,非常需要实在实在的落地修习。

“是个人就值得被很好的尊重”我想这应该是存在主义视角下最基本的出发点。这也契合了后面老师讲到的存在主义的人性观,既去看人性善的一面,也去看恶的一面。区别在于人本理论视角下的假设:人性都是向善、向上、向好的潜力的。 (此处的认知还很肤浅,需要继续深入学习)

对于人的尊重这个话题,引出当今主流的教育方式的对话。基于行为主义的奖惩方式影响了一大批人的育儿养育观。站在存在人本的角度上来说,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养育方式其实背后暗藏的是对人的蔑视和不尊重,缺乏对生命神圣的敬畏。

朱老师引用马斯洛戏称如果用行为主义来养孩子的话,那一定是个傻蛋。 听到这句话,在畅快解气笑的同时,又有些局促和不安,在这种认同背后,同时也有自己的反思和些许的无奈。我是深深认同人本主义的养育观的,但基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很多时候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其实还会步入奖励惩罚的路上去。

(朱老师点评:适当应用操作性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是有必要的)。

有时它们以很隐微的方式悄悄进行着。即便如此也还是好的,至少有机会以此为锚点,让反思有了新的空间和可能。这也是我选择分享父母效能训练的原因之一,我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得到他们真正需要的爱。借由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都能在其中得到深深的链接、滋养和成长。在其中父母以此为契机学着真实待己,孩子也可以安心的做他们自己。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成长在少些桎梏,能支持他们活出天赋和真实自我的环境里,带着不压抑的生命活力去迎接展开自己的人生。

在接下来做现场演示个案的时候。我进入到了个案的角色里,体验着那份没有活出真实自己的悲伤。真实是什么呢?它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状态,一个流动的状态。当内在的自我没有抗争,没有对抗,没有紧缩的时候,可能才是能自如的直面自己、接纳自己的状态吧。值得可贺的是,我已不是那个闷头搬砖的随波逐流者,而是时常会抬起来问一问我为什么要搬砖。

(朱老师点评数句:此处有掌声)。

课上老师的一个问题也很触动我:如果你的生活原封不动的重复,在你提前知晓这一切的前提下,你会重过一遍吗?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自己,有一次去参观宋庆龄故居,她的生平展示馆的最后一面墙上的一段话,大意是“如果生活可以重来,她还是会选择过同样的生活。面对着这些字我沉思了很久,如果生活可以重来,我会怎么选?我发现,对过去的岁月,我几乎都是否定和不接纳的,对现在的自己也是缺乏勇气的和充满期待的。

朱老师引用沙特的话说:“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但通过我们的选择并负有责任,这个世界就有意义了”直到写这个作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以为我对自己很负责,其实我并没有负起自己选择后的责任,我一直都在逃避对自己负责这件事。写到这里心很痛又很畅快。有多少时刻,我不曾跟自己有深刻而真实的关系。 我的心去了哪?

存在主义哲学是种向死而生的哲学,是关于幻灭和绝望的哲学,但决不是悲观的哲学,而是一种近乎悲壮的哲学。尼采也是悲壮的,就好比知道一切自由因果业力,但依旧有选择有担当的活着,像个英雄的穿越之旅,向死而生的背后,是一种觉悟或者说是觉醒。当我们无觉察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生活没有选择,但是选择无处不在。即使在极端情况下,当生存被剥夺到极限的时候,依然可以有选择,比如集中营,求饶死还是选择悲壮死。所以面临看似悲观,苦乐参半的人生,其实选择权是很大的,生命的一个意义可能就在于,是基于觉察的选择,还是基于无奈的自欺。 这大概就是活的明白与否的一个重要区别吧。 王老师说,这个世界,你除了选择成为一个英雄以外,还有别的选择吗?朱老师说,存在主义的哲学观有点类似佛学的空,知道一切是空的,但是还是选择利他,这就有了意义。我想为我自己负起责来,过我自己的有意义的人生。愿我有不驱乐不避苦的心态,过有觉知的生活。

讲到存在治疗的定义时,老师提到两种资源,一种是通过努力能达到的事实资源,条件化的资源。通常用主流倡导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争取的方式,去抓取,去追求。这样的寻找资源之路会很苦,也无趣并且并无滋养相伴。 我理解这部分资源的抓取靠的是使用意志力,而意志力的过度使用也许会演化成对自我的暴力。

另外一种是潜隐资源。是我们借由情感、觉察、走到关系深处的情商得到的资源。这种资源,我们不能用条件化去量化,却很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品质和滋养。我理解这部分属于佛家常说的福报,或者缘分。唯以培德。

老师结合案例模拟和现场的小演示,向我们演示了现象学的态度,一种陪伴和邀约的态度,以及基于个人修行传达的接纳氛围。尊重当事人,悬置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跟随着当事人,步步呈现本质,当事件的本质因为遇到知音,也自然的呈现了出来,这个过程如同朱老师的个案演示一样,行云流水一般越过恐惧走到灵魂的最深处,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两场印入内心深处的带着爱、尊重、底层深深聆听的生命照见和陪伴。

同时老师也讲到,虽然讲悬置,但是咨询师不可能没有预判,但这中预判不是粗暴的野蛮分析,而是要谦虚谦卑的允许这些存在,又同时放空它们。允许头脑的预设存在,但是不会直接加给来访者并把这些讲出来给来访者。 这个地方也提醒自己,因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特别容易归结到原生家庭或着依恋关系。老师们的示范对此保留了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自然这部分也是显示个人修为和功力的地方,老师说,其实每个层面都可以工作,但有些部分留在那,让当时人自己去成长去带动。这个部分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我想我还需要踏实的学习和实践慢慢的去体悟。

课上我们还学习了一段存在治疗的论文,边学习边提问解答的方式。在回答大家的问题时,老师也抛出了一些很有深意,提醒大家走到深处去,又从深处去走出来的三个问题

1人是有限的,你接受吗 

2世界是不确定的吗,你接受吗

3时间是不可逆转的,你接受吗

看似简单的三个问题,直指很深的存在,我真的是接受自己是有限的吗,头脑上的认知,跟情感和身体上的接受度有多少是对抗的呢?这种对抗又给自己带来了多少的冲突和挣扎呢 ?

讲到时间是不可逆转时,老师说到,时间在一步步的向前,不可逆转,可是有些人困在某种创伤里,身体都在抵抗时间,不肯承认时间不可逆转的事实,甚至在面貌上都想停留在与年龄不符的状态上。 

存在治疗版块,包括人本主义版块,都在不断的提及死亡的话题,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课程期间对家里养的小兔子死亡的全程体验,慢慢的递进过程,让我对死亡这个议题有了新角度的认识,并且是我以前从未想到的角度。当个好小孩会自然的在关系中讨好他人,跟随着讨好的是对真实自我的压抑,而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正的活过,自然对死亡会有恐惧,因为自己未曾完整的活过。所以老师说“死亡是最好的协同治疗师”当你真正思考死亡的时候,你的自我才出现。这个部分感觉像是在心理学的范畴里给了我一盏灯。顺着它,我可以继续探索,之前我的认知里没有这个视角。去年的时候,老二意外的胎停流产让我不得不再次面对死亡,那个时候开始读《西藏生死路》,开始再次带着悲伤思考死亡,这次的课程让我对关于死亡的视角又丰满了一层。


伊斯兰教文化,老师通过形象的ppt讲解和展示,让我对伊斯兰教文化有了从无到有的概略了解。以我粗浅小白的认知,无法提出问题,但是朱老师给我了一个思路,就是要中正眼光的去看穆老师的介绍,特别是关于政治化的结合部分。不要把当天收到的信息就当成伊斯兰教文化的全貌。穆老师作为一个实修派人士,向我们分享了伊斯兰教人士的修行方式和方法。一个感慨就是,这个世界,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的因缘不同。最重要的是,不要紧紧停留在思考的层面,只想不练都是假把式,一定要基于自身的练习去体悟和验证。

朱老师说单一的文化不能支持一个人去面对这个世界,只会受苦和受伤。而拓展精神的视域,站在更大的格局,从因果视角来看待人生是解脱之道的一个层面。 

朱老师讲解人本主义部分,老师示范个案,讲解,配合罗杰斯的一段视频。整个过程像是走进了罗杰斯的教科书,看书的时候是头脑在认知,而在朱老师的课上,是心在感受,感受那个无条件接纳的氛围,感受聆听的陪伴。写这个总结的过程,多次生出感恩之情,感谢自己有福气遇到朱老师,并选择跟随朱老师学习,好像整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变的沉淀下来。

老师讲到罗杰斯在神学院读过两年书,当事人中心疗法背后有非常深的哲学思想。并且,罗杰斯的这套思想体系,跟他在神学院的经历有关。或许也跟曾经来中国接触禅宗有关(待考证)罗杰斯当年在神学院的学习经历,要求学校不配老师,自己组织研讨班,自定讨论内容,学校仅派了一名年轻老师去旁听不发言。在课堂上的讨论向人类各种思想敞开,更甚者可以坐在一起讨论上帝是不是存在,不管思想是多么的反宗教反道德,都不会收到评判。因此参与讨论的人可以自由的呈现自己,也因此所有人都受到所有人的滋养。

讲到安住与沟通时,朱老师说“很多时候,在关系里因为缺乏安住与沟通,关系的双方,没有对话和倾听,没有你来我往的交流,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评判的并不见的是事实,往往评判的是我们的想当然、假设。”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指出了关系的实质和沟通的陷阱、以及安住的必要性。进而也让我理解了这门课的要义,安住之道终究要落回到世间生活的层面上去检验。借由安住之道和沟通之术在关系中联结和生活,两者缺一不可。

以上,课上分享的这段文字,也作为自己的再次巩固和复习。同时也勉励自己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脚踏实地的不自欺的去学习,获取新知后,一定要思考,整理,消化和内化,实践,如此才不枉老师的一片心意和引领,感恩合十!

罗杰斯---“我相信它不是某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也许我可以捕捉到那种品质,这种与他人在一起的方式,即共情,有好些个侧面,它意味着进入另一个人的内在知觉世界,而且完全熟悉了解那里;它也意味着,每时每刻,敏感于另外的这个人内在不断变化的意会,例如他的害怕,暴怒,柔软,敏感困惑或者任何他/她在体验着的,它意味着临时的生活在他人的生命里,微妙的行进着,不带评判地感知他少能意识到的内涵,而不去揭示他完全无法意识到的情感,因为那太过具有威胁性,它意味着传递你对他的世界的感知,那些对他是可怕的,但你却带着全新的和无畏的视角看到的,它意味着不断的将你(对他的)感知与他进行确认,并愿意接受他的回应引导(修正),你是他的世界中的充满信心的同伴,通过指出他/她的体验流中可能的意涵,帮助他聚焦于这种有价值的与体验的参照(接触)使之更加完全地体验其意义并且往前发展他/她的体验。 

谢谢你的真诚、精美的分享。我看了挺感动,也挺高兴,为你的反思和落实于生活的学习而高兴。人本、存在主义对人和生命的洞察确实比其他心理学流派要深刻一些,但也是相对而言。你说的对,“安住与沟通”这个体系的格局非常开阔,但有了实修、体验、实操后自己慢慢沉淀下来的东西是最为宝贵的、或许可以终身享用。祝贺你已经在路上迈开了步伐。

               ——2018年6月3日  原创张子文/编辑甘秋/终审朱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