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明向文化发展中心官方网站!
中文版 | English| 010-65797473     18511222947
位置:首页 >> 公益活动 >>  共修活动

沟通居然还可以这么论!

时间:2018-03-01 点击率:


 

 

 

   言

        前天(2017年11月17日)我在“安住与沟通”微信群做了25分钟左右的语音分享,主题可归纳为 “修行、质疑、沟通”。群友雨墨(郭杰)听后的细心回复在18日鼓舞了我与他的沟通。随后不少群员陆续加入这场颇有意义的多边沟通。我把这次讨论姑且起名为“从中西文化、修炼谈沟通之术”。征得各位参与沟通的群友的同意,我们把这次讨论原封不动的呈现给群外的读者,算作我们群对重建中国当代思维、行为和精神而提供的一点资粮。欢迎群外读者就此话题继续进行探讨。作为“安住与沟通群”的督导,我再此感谢各位对话者,感谢颜丽云出色的编辑。由于长度的限制,编辑酌情删除了少量的对话,敬请谅解。

                                                                                                                                          --- 朱彩方

 

 

 

雨墨

 就朱老师所说的两点,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质疑分两种。爱思辨的人喜欢从理上入手,进而在事上实践,达到理事不二,知行合一。这类人就如朱老师所说,质疑解决后能帮助其达到真正地信,弊端是难以突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从文字相上绕圈子,灵性思维出不来。另一种是毫不质疑地信任上师(藏地这种精神最明显),一瞬间达到无我,变成一个空瓶子,上师给什么就能接收什么,能做到这种愚诚也能产生相应(与上师,佛菩萨共振),而且超越言语逻辑,很快成就。但弊端是所遇师父如果不是秉持正法,或者有个人目的,那结局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了。

二、对死亡的思考探索是世界观,是“体”的部分,人际沟通是“用”的部分。真的证入“体”后,了脱生死,活在当下,自然可以起用,人际沟通会自然顺畅。但如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只关注来世,不关注现实的宗教或宗派,他们困于三世之法相,随其所转,并未从体上真正证得。所以此处还须明辨秋毫。

以上是关于今天讨论话题的个人观点,胡言乱语,仅作交流。

 

朱彩方

@郭杰河北 我很欣赏你昨晚对我语音分享的两点感想。第一点所说的两种现象的确都存在,而且数量也不少。第二点,见证了本体(自性)人际沟通自然会通畅,这一论点我遇上的很多法师或佛教居士似乎都这么认为。不过我长期的观察和跨文化的体验依然让我认为虽然理上或许可以这样讲,但事上(实际呈现)差得还不少。就目前国内的大多佛教或许还有道教道场,传统的内敛、不攀缘的教义和训练使得信众与社会人士、西方或国际人士交际沟通中难以有彼此的连接,连基本的目光对接、注视都难以实现。如果这些基本层面的连接都没有一个良好的默契,那怎么谈得上“沟通自然会顺畅”?或许你会说一个明心见性的人可以超越语言和肢体语言而直达对方心意(有她心通?)。我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即使有这种可能,文化、个体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我想还会不断呈现。如果没有基本的倾听、澄清、共情和坦诚等这些基本的沟通意识和技术训练,人际沟通真的还会自然顺畅吗?

 

严峻

佛教的沟通是内功,内功深厚不会武功,也打不赢打架吧。。。

讲生活工作层面的沟通,还是西方的研究更实用一些。

 

朱彩方

挺有意思的比喻@严峻 北京

 

严峻

我这人算不上博览群书,沟通的书也看过很多本,大部分都是当时觉得有道理,但是用不了,就像中国画的写意,境界不到不懂,没法大规模复制。直到我看了一本NLP那两个开山祖师写的《神奇的结构》,我才敢说我对沟通稍微入门了,这本书可是妥妥的语言学著作,用语言学的方法来解构对方说的话,然后通过进一步提问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朱彩方

同意你说的。问题是没有在西方生活体验过几年的国人,尤其是国粹主义者依然天真地认为内圣外王,自己修好了就不必修关系(关系自然会好)。

 

严峻

大部分以为自己能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的,十有八九是自己想法的对外投射,一种深深的自恋。

 

朱彩方

从心理学上讲这些人的思维依然是过多注重一体而严重忽视人性层面的个体分离和界线。

嗯,通过提问而不是意想对方。

 

严峻

任重道远。就像疯狂闯红灯的外卖小哥大部分没开过汽车。如果他们开过大货车,知道大货车右转盲区习性的,保证不敢随便闯红灯。

 

朱彩方

“大部分以为自己能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的,十有八九是自己想法的对外投射,一种深深的自恋。”同意,就如我昨天所说。

 

严峻

沟通中的两个最大敌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

前者男人常犯。后者女人常犯。

 

朱彩方

其实,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做实验来看看沟通的效果如何。

 

4.0先生 于忠东

@朱彩方· 北京 

沟通中的两个最大敌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

……牛啊,酷。

 

朱彩方

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推广一个快速的标准,或许可以部分衡量此人沟通的意识和艺术。这个标准就是看她在沟通中用了多少开放式的问句,来询问或澄清。

 

4.0先生 于忠东

钦佩@朱彩方· 北京 老师,打开了佛学修行的向外通道,滋养深厚的关系。

佛学禅修对内修行功力无边,一旦再打开对外的关系通道,则法力无边,钦佩钦佩。

朱老师,请收下我的膝盖。

 

朱彩方

@于忠东|北京 你舍膝让我感动。膝盖诚可贵,您留着自个用。我目前也不缺

 

4.0先生 于忠东

@朱彩方· 北京 

钦佩无以言表

 

沈海燕名栩Haiyan

@朱彩方· 北京 朱老师, 您说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可否具体一些?还希望您给一些具体的建议好么?

 

朱彩方

@沈海燕·上海 沈教授两句话都用了开放式询问语句。我先点个赞

 

雪松

沟通中的两个最大敌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

__所以,关键在于怎样让自己敢于把自己想的说出来,这还是归结到自己的问题,。

 

朱彩方

其实她第二句说”还希望您给一些具体的建议“也可以了。但加上了”好么?“则更显她谦卑、商量的心态。

 

雪松

问句太多,就是绕圈子了,大家都累,不是吗?

 

朱彩方

好了,言归正传。我的意思是:你能否讲得最后可以让大家在生活中练习?

 

沈海燕名栩Haiyan

问句就是是一种对无限可能性的开放。这是我真在学习和实践的。问句让我们超越有限的存在,问句令我们不断的探求真理,问句令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处在平等的地位。

嗯嗯,朱老师,我尽力哈

 

雪松

@沈海燕·上海 其实我的感觉您的问句就已经很犀利了,。

 

朱彩方

@雪松.广州  ”问句太多,就是绕圈子了,大家都累,不是吗?“ 同意。

问题是:你观察观察,听听、看看,国人的沟通中问句是太多了,还是太少了?

 

雪松

w@朱彩方· 北京 我觉得关键不在问句多少,而在于谁敢克服恐惧第一个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让人评述。

 

朱彩方

这是另个问题。可以另加讨论。

 

雪松

@朱彩方· 北京 我想和人吵架或者批评别人的时候我才会问问句。嘻嘻。

 

沈海燕名栩Haiyan

苏格拉底就是用问句的形式启发出他人本具的智慧的。问句的妙处还需自己体会。吵架时的问句不是问句,而是以问句的形式行结论之实。

 

雪松

那是传说。如果在真实条件下用问句的方法去传道授业解惑,会把人全吓跑的。

佛经不也是佛祖和弟子们问答才说出来的吗?

 

 

沈海燕名栩Haiyan

问句是开放式的,结论=评判则是封闭式的,问句的目的不是评判,而是相互启迪和探讨。

 

许玉萍

我认为,形式(问句亦或祈使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话人的语气、态度和动机。文字本身并无能量,文字后面的情绪是有能量的。

 

4.0先生 于忠东

@雪松.广州 

@朱彩方· 北京 我想和人吵架或者批评别人的时候我才会问问句。嘻嘻。

……

您用的是开放性问句还是封闭式问句?

 

许玉萍

如果是我,我会先反思,孩子发火,我是什么感受。如果我不舒服是什么原因。比如我也生气,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没做好,我很自责。那我要安住在这个情绪里继续了解并接纳自己。然后才真的可能稳定地,平静地与孩子沟通。

 

朱彩方

@许玉萍~北京 同意你说的语言背后的情绪和能量。这是我进一步讲沟通艺术时必须涉及的(”安住与沟通2.0“就会系统讲),这里讲的是一鳞半爪。不过,网络或文字是看不出情趣的,所以可以把问句还是命令或评判作为一个衡量的因素。

 

雪松

@于忠东|北京 我不太理解开放性和封闭式问句的区别,您能给我说说吗?

 

4.0先生 于忠东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封闭式问句: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有区别吗?

@雪松.广州 

 

雪松

@于忠东|北京 我就分不清啊,而大家都用这两个词,所以才向您请教。

 

4.0先生 于忠东

我刚才给您的就是两个例子哈

 

雪松

是呀,我没觉得有本质不同啊。

@于忠东|北京 我要是想和人辩论或者说大家并占优,我会说前一句。

 

4.0先生 于忠东

嗯,答案是“是或否”的是封闭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是好奇、需要回答方给出解释和看法的,不是一两个字回答的就是开放性问题。

 

雪松

@于忠东|北京 如果我想解决问题而不是打架,我会问后一句。

@于忠东|北京 我要是想和人辩论或者说打架并占优,我会说前一句。

 

4.0先生 于忠东

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

 

严峻

案例。一个小女孩对她爸爸说,我害怕。爸爸回答,不要怕,有爸爸,爸爸在这里。这个回答也无可厚非,却没有继续挖掘下去,获得深层信息。我害怕。这句话有主语和谓语,缺了一个宾语。会沟通的爸爸,会从缺乏宾语入手,问,你害怕什么?或者,什么让你害怕。

不会沟通的爸爸,会说,不许怕,你要勇敢

 

雪松

@于忠东|北京 因为前一个是别人提出论点,我可以从各方面攻击他,基本可以做到利于不败之地。而后一种是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让别人评判我对不对,所以很难取胜。__因为我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绝不仅仅我这一种,。

 

严峻

凡是沟通中轻易下价值判断的,一般都是自恋的,不太会沟通的人

 

雪松

@严峻 北京 每个人都自恋,只是程度不同,。

 

严峻

@雪松.广州 听起来,你总希望赢,对吗?交流貌似是个取胜的方法。

 

雪松

@于忠东|北京 你呢?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辩论?

@严峻 北京 我仅是回答问题,不代表个人想法,。

 

4.0先生 于忠东

@雪松.广州 当我感觉明显不认同对方观点的时候。

@雪松.广州 您觉得辩论这种做法好还是不好。

 

雪松

@于忠东|北京 这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一种,当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不是有道理的时候, 。

 

4.0先生 于忠东

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辩论?

……这是开放式问题

 您觉得辩论这种做法好还是不好……这是封闭式问题

 

雪松

@于忠东|北京我个人比较偏向辩论解决问题,在藏地,好像每年都开辩经会,通过辩论,才能印证大家对经书的理解到底深度如何。

@于忠东|北京 您还在纠结开放和封闭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跳出来吧,这不是本质。

有时,为了印证所体验或者所想的是否只是个人体验或者是否是妄想,希望高僧高道大德大师们给与指正,只好抛出我的砖,通过辩论,想引出美玉而已,可能会让非常多的人不舒服,所以在此表示歉意。

 

雨墨

@朱彩方· 北京 感谢朱老师的回应,您的观点给了我一些启发,技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补心境的不足,我也在处理学生矛盾时教他们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但感觉这不是根本,就如@许玉萍~北京 所说,语言背后的心境才是根本,仅仅靠语言的接纳和表达而内心不能真正接纳,力量是很有限的,我们单位的同事们对待学生有过类似情况,就孩子情况向我咨询时这样说:我也表扬过他(我们从技巧上学过表扬要具体),可是不管用。在她这样说的时候,我感觉到的是她内心对这个孩子的不接纳,这样一来,她语言上的表扬与内心不相符,真实的力量大大减弱。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沟通不在语言技巧,而是内心的诚敬和交流,个人认为这也是儒家修养中“礼”的精神所在,您所说的国粹主义我不懂,但我觉得内圣外王也没什么问题,儒家的“我心即宇宙”“心外无物”,天台宗的“一念三千”,禅宗“须弥纳于芥子”,易经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似乎都在描述内外本一(破相),既然内外本为一,  他心通又有何难,他心通应该是我们本来具足的,而障碍它的大概是我们不够清澈的内心世界吧(后天意识,知识不能圆融圆通也会成为障碍)。

不过我的以上想法大概也有您说的,没有在西方生活过的经验,角度比较单一,难免片面偏颇,或者如您所讲,理论上是这样,而事理不二的境界又不是我们一下子所能达到的,因而也显得邈远而不够接地气吧,佛陀传道尚有顿渐,而况我愚钝之辈,哪能找个外在标准去言语是非呢  

 

樊瑞娟

今天的讨论都浏览了,很受益,感恩大家,觉得如果练好沟通,多问开放式问句,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也会更顺畅。

 

Noris.Sydney

@郭杰河北 谢谢您的分享。希望与您交流一下。内心真诚去说话但相对不考虑技巧,对比只有技巧没真诚,这样比,很可能是真诚更重要的。但真诚和技巧或不是必然互相排斥呢?有否可能是兩个不同维度?例如,如果兩个家长都很真心想孩子好,一个直接说你考试不好,真失败,要知恥近乎勇,;另一个和孩子坐下来共同研究,问孩子你对这次成绩怎样感受?....引导孩子自省。或许此时加上技巧维度会有不一样的氛围和效果?

@雪松.广州 「问句太多,就是绕圈子了,大家都累,不是吗?」溝通中,效率和关系是两个考虑因素。直接说出感受效率是最高的,如果有一定感情或设置作基础,以免双方產生误会或敌意的话。但当关系不确定时,而又考虑大家关系时,就惟有部份犠牲效率,換取互信了。

 

雪松

@Noris.Sydney 呵呵,我就怕误导大家。问句太多,不是不问问句,必要的提问是需要的,只是不要过度使用就好。

 

严峻

言不尽意。即使某人想表达百分之百,由于文化水平语言习惯还有语言的结构,造成他表达不出百分之百,也许只有百分之五六十。

 

雪松

@Noris.Sydney 我学过自体,用自体的话来说,也就是什么时候进入诠释,很重要,不能无限的绕下去,问下去,这是很考验功力的。

严峻

另外,汉语的精确度也稍微差点意思。十九世纪前国际条约都用法语,就是因为法语精确度更高。

 

雪松

@Noris.Sydney 您说的两种情况,现在还说不好哪种更有效,应该视孩子的性情而定。一种可能培养出学者或者哲学家,一种可能会培养出将军或者企业家,谁能现在就定论哪种回复是优哪种又是劣呢?语言也是一样,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家所关注的点不同,使用起来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一家直言,敬请指正,。

 

严峻

推荐个美剧《扪心问诊》,三季,动力心理学流派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过程再现,每季大概40级左右,四个来访者和咨询师自己去督导那里,一共五个案例,沟通技巧的观摩。

 

雪松

技巧有千万种,只要有效即可。

 

雨墨

@Noris.Sydney 我说的真诚是接纳的真诚,如果像您所说的第一种,你考得不好,真失败。这话语本身是不接纳失败的。如果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角度认知的话,不会说出那样的话。如果在第一种心态下使用第二种话语技巧是不合一的,不会完全不起作用(有反观觉察作用),但内心的焦躁无法掩饰,所以我的意思是内在是根本,就像咱们群的名字那样,安住——沟通,安住不是安住于某种技巧,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安住为体,沟通为用,体用一如,任运自在。

@Noris.Sydney 很高兴与你交流,我目前的理解和认识也只能到此,再多咱们还是得请教朱老师了。

 

4.0先生 于忠东

有意思,我们国人还是比较相信内功,即使这种人与人见的关系,如同中医,重视修行。

西人非常重视结构,通过结构去推动与建构高效沟通、工具,如同西医重视方法论。

依我的看法,从结构入手,不需要很强内功就可以达到有及格水平沟通,如同红绿灯规则对秩序交通的贡献。

当然内功修行高了,高效沟通也会很有帮助。我倒是见过不少饱学之士表达起来滔滔不绝,倾听能力、发问能力不敢恭维。

我个人非常赞同朱老师的“安住+沟通技巧”的体系,更钦佩朱老师对佛学修行人士外在沟通能力弱的一针见血,也许@朱彩方· 北京 会成为一个对佛学修行体系有重大贡献的人。

@郭杰河北 @严峻 北京 @Noris.Sydney 

 

严峻

这个群里的讨论不就是各自在现身说法嘛有东方混沌式的,有结构清晰式的。

 

雪松

我还真没看出来,觉得大家都还是东方思维。都在用不怎么精确的汉语说话,。

一些注重文化内涵,一些注重结构形式,这可能不是东西方各自独有的,哪一种更有效或者更有优势,恐怕得分阶段来看。

耍大刀,三年就可能成为高手,可是练剑十年都不一定出师。到底谁更强,可能不在刀剑本身。

 

李瑛

空说没用的,要具体到沟通的关系中来把握。

在关系中,你说的越多对方的空间就会越小。

结果事与愿违。

 

雪松

@无锡   李瑛 ,不说是不是对方的空间最大呢?

@无锡   李瑛 交流有时不一定非要先设好目的。

 

李瑛

真的要看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境,在合作共情的基本上贴着来访者走,来发问并回应。

 

雪松

@无锡   李瑛 但我们现在是朋友谈天论道,我认为是属于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何必把工作带入生活呢?

@无锡   李瑛 我亲戚朋友很多心理工作者,我最讨厌他们的就是在生活中也把接待来访者那一套拿来说话。

我喜欢这个群也是因为朱老师做为大师级人物,还能以如此朴素的话语来指导大家,以大家都能理解的方式来沟通交流,而不是像有些群那样拽名词故作高深,有些感觉连中国话都说不明白了还自以为是,我直话直说,有得罪处,请多原谅。

 

朱彩方

很欣赏大家今天的互动,给参与的各位点赞。

我想澄清的一点是:沟通在“安住与沟通”体系里并不仅仅是技术、技巧,而且也必然涉及到价值观(尊重对方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与自己相似或很不同的背景)。我强调沟通的艺术(意识+技术)是在“安住”的前提之下提出的。诚如大家所说,传统文化里安住的内功挺好(修习安住之道),但传统文化似乎过多强调“道”的层面,势必忽略“术”的层面。中西文化比较的研究者大概都同意这一点。正因为此,我近几年才提倡“修习安住之道,锤炼沟通之术”。或许,这是中国文化复兴(吸收西方精髓后的再生)的一个重要方向或维度。